天琴座RR型变星:宇宙距离测量的“标准烛光”
天琴座RR型变星:宇宙距离测量的“标准烛光”
天琴座RR型变星是一类重要的周期变星,它们在天文学中扮演着测量宇宙距离的“标准烛光”角色。这类变星主要在球状星团中发现,其亮度变化规律为天文学家提供了研究宇宙距离尺度的重要线索。
天琴座RR型变星的基本特征
天琴座RR型变星是脉动的水平分支恒星,光谱类型为A或F,质量约为太阳的一半。它们原本的质量与太阳相似,大约是0.8太阳质量的恒星,在经历红巨星分支阶段时甩掉了部分的质量。
这类变星以天琴座RR命名,它是该类型中最亮的例子。天琴座RR型变星的脉动方式类似于造父变星,但这两类恒星的性质和历史被认为相当不同。天琴座RR型变星的平均绝对星等大约是 +0.75等,只比我们的太阳亮40或50倍。
球状星团M5的赫罗图。水平分支标记为黄色,已知的天琴座RR型变星标记为绿色。
发现历史与分类
天琴座RR型变星最早在1890年代中期被爱德华·皮克林在对球状星团的调查中识别出来。原型恒星的天琴座RR在1899年之前就被威廉敏娜·弗莱明检出,皮克林在1990年的报告中指出,"它与星团类型的变星无法区分"。
S.I.贝利根据天琴座RR型变星的亮度曲线形状,将这种变星分成三种主要的类型:
- Rrab:是最常见的,亮度急遽上升的典型天琴座RR型变星,占所有观察到的91%。
- RRc:不太常见,周期较短,光变曲线更接近正弦,占观察到的9%。
- RRd:非常罕见,占比小于1%,并且其中30%与RRab和RRc不同,是双模脉冲星。
性质与应用
天琴座RR型变星在颜色-星等的赫罗图上坐落在一个特定区域上。它们是贫金属的第二星族星,与经典造父变星相比,天琴座RR型变星更为常见,但发光程度低很多。它们的周期短,通常不到一天,有些只有7小时左右。
虽然天琴座RR型变星本质的光度微弱,很难在银河系以外的星系中观察到。但沃尔特·巴德因为未能在仙女座星系中找到它们,使他怀疑该星系比预测的远得多,而考虑重新校准造父变星,并提出星族的概念。
最新研究进展
哈伯太空望远镜已经确定了仙女座星系的球状星团中,有几颗疑似天琴座RR型变星的候选者。天琴座RR本身就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视野范围内,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扩大了覆盖的范围,并提供了准确的光度测量。盖亚任务预计将通过提供大量此类恒星的均质光谱资讯,大大提高对天琴座RR型变星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