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十二时辰对照表,带孩子一起学习传统文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今十二时辰对照表,带孩子一起学习传统文化!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uptom.com/18380.html
中国古代的计时制度源远流长,从西周时期就开始使用十二时辰制,经过历代演变,形成了多种计时方式。这些计时制度不仅体现了古人对时间的精确把握,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古老的计时方式,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13时至15时)。
- 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二十四时辰制
宋朝以后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即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3时又72分钟,即4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晚上11时又96分钟,即0时36分。
十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朝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热门推荐
梦境的涤净:解析梦见洗澡的心理寓意
蒋欣:从华妃到厂花,演技与颜值的双重逆袭
学生兼职是什么
高铁和动车有什么区别?不仅仅是G和D的区别,为何总被混为一谈?
刘涛一个月暴瘦20斤的秘诀大公开!
智慧工地消防系统:科技赋能工地安全的新趋势
C1驾照扣分新规,你踩雷了吗?
C1驾照实习期新规全解读:扣分、上高速、换证全攻略
C1驾照扣分规则:现状、问题与改进建议
刘涛红毯造型惊艳,网友:美成画中仙!
刘涛新剧《做自己的光》定档,你期待吗?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实施一周年:工地消防安全迎来新标准
晋中市榆次区消防救援大队发布冬季工地防火指南
年末赶工期,建筑工地消防安全莫放松
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液冷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期货优化周期参数(期货30分钟周期)
那尔那茜演绎邓婵玉:骑马射箭英姿飒爽
那尔那茜:从《封神》邓婵玉到时尚icon的蜕变之路
那尔那茜春节妆造指南:如何成为“天选邓婵玉”
那尔那茜如何演绎邓婵玉的独特风格?
那尔那茜的穿搭秘籍:硬朗与柔美的完美融合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绿色投资的创新者
金砖国家经济总量超七国集团,中国引领作用凸显
从入门到精通:保镖类游戏通用战术指南
Paras肉桂被曝含铅超标,你还在用吗?
厦门特色小吃:沙茶面与海蛎煎的美食传奇
金包银小吃的家庭制作攻略:从食材到成品的详细步骤
签完和解协议还能反悔吗?法院这样判!
iPhone通话音量小?这招绝了!
结肠癌早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