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核弹之父”钱三强事迹故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核弹之父”钱三强事迹故事

引用
1
来源
1.
https://3g.yjbys.com/shijicailiao/4667530.html

钱三强是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被誉为“核弹之父”。他的一生充满了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从青年时期的求学之路,到在法国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再到毅然回国投身新中国核事业的发展,钱三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

求学之路与科学启蒙

钱三强出身于浙江湖州一个书香世家,父亲钱玄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1930年,17岁的钱三强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32年又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师从多位著名教授。19岁时,他读了《原子新论》后,果断放弃北京大学电机工程专业,改学物理,并考入清华大学重读一年级。

留学法国与科研突破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本就患有高血压的钱玄同因忧愤国事而病情加重。家国罹难,钱三强准备放弃已经考取的赴法学习镭学的名额。父亲却教导他:一个男子汉近忧是应该的,但必须有远虑,中国现在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你就要去法国学习最先进的技术。他鼓励钱三强抓住机遇,在当时物理学研究最尖端的镭学领域取得成绩,方能报效祖国。

在法国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约里奥·居里夫妇的指导下,钱三强很快完成了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获得了博士学位。1946年春,钱三强与夫人何泽慧合作发现了铀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并因此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这一发现被认为是二战后核物理研究的重要成果,西方媒体用《中国的居里夫妇发现了原子核新分裂法》这样的标题予以报道。

毅然回国与科学报国

那时,所有人都认定钱三强夫妇将会留在欧洲从事科学研究,但强烈的科学救国信念促使他们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决定回国,为祖国的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钱三强后来解释了回国的动因:虽然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都是有祖国的。正因为祖国贫穷落后,才更需要科学工作者努力去改变她的面貌。1948年5月,钱三强夫妇抱着刚半岁的女儿,回到战乱中的祖国,开始了他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奋斗的历程。

创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

回到祖国后,钱三强深知发展核事业对于新中国的重大意义。他积极投身到科研机构的组建和科研团队的培养中。1950年初,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首个主攻原子物理学的“国家级”研究所,钱三强担任副所长。他没有考虑个人在专业上的研究和成就会有所减少,而是迅速投入工作,解决一个最为棘手的问题——国内原子物理研究的科学家太少。他用满腔热忱,邀请国内及海外的原子物理科学家聚拢到研究所来。研究所由初创时的10多人,到1956年达638人,他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老母鸡”。

攻克核事业难关

1959年6月,中国原子能事业进入了“至暗时刻”。苏联反目毁约,撤走专家,带走了全部图纸。钱三强带着一腔愤怒与热血,重新“排兵布阵”。心中笃定信念,如当年父亲对他的期盼:“我们自己干,也一定能干好。”

1960年中央决定自力更生发展原子弹,钱三强担任了技术上的总负责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四年后就在他51岁生日当天,那颗凝聚着一代人心血庇护着世代人和平的“大炮仗”,在罗布泊炸响。中国有了属于自己的原子弹。仅仅过了2年零8个月后,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从原子弹到氢弹发展最快的国家。

在年逾花甲时,他仍干劲十足,经常工作到深夜。有人问他多大岁数了,他回答:“属牛的。”也正是因为这么一股子“牛劲”,让他成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为我国国防科技做出了突出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