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雨水”来 调脾疏肝御寒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乍暖还寒“雨水”来 调脾疏肝御寒湿
引用
中文国际
1.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502/17/WS67b2f6f3a310ff9bbd9f3711.html
18日将迎来春季的第二个节气“雨水”,这标志着气温回升、冰雪消融、降水增多。中医专家提醒,这一时期天气乍暖还寒,气候特点以“寒湿”为主,对人体健康尤其是消化功能影响明显,人们宜通过饮食调脾、起居护阳、运动疏肝抵御寒湿邪气,预防季节性疾病。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综合内科副主任医师张艳虹介绍,中医认为,寒湿之气易困脾脏,导致人体脾胃运化功能减弱,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且春主肝气,肝气过旺易克脾土,进一步加重消化系统负担。因此,雨水时节多见“风寒湿邪外袭”导致的感冒、咳嗽、鼻炎等外感病;“寒湿滞留关节”易致关节疾病复发;肝气若疏泄失常易发郁结,可表现为情绪波动、抑郁、烦躁甚至失眠。
“雨水节气是春季阳气升发的关键期。”张艳虹说,饮食注意“少酸宜甘、健脾祛湿”,宜多吃山药、红枣、蜂蜜等甘味食物,少吃山楂等酸味食物以免助肝克脾,尽量避免进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或羊肉等过于温补的食物以防加重湿邪。
起居则要注意“春捂护阳,避湿防寒”。张艳虹提示,穿衣宜“上薄下厚”,保护头部、颈项、腰腹和下肢,避免寒从脚起;坚持早睡早起,避免熬夜耗伤肝血;保持居室干燥通风,避免湿气滞留。此外,运动宜以“微汗”为度,避免剧烈运动耗气伤阴,可选择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
如何利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应对这一时节常见健康问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综合内科主治医师赵俊男说,按摩足三里穴有助于健脾祛湿、补气养血,按摩中脘穴可调理脾胃、促进消化,艾灸关元穴能够温阳散寒、健脾益胃。每晚睡前还可用艾叶、生姜、花椒等药材煮水泡脚15至20分钟,帮助促进血液循环、散寒祛湿。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日报网
热门推荐
啤酒花是什么东西?解析啤酒花的定义与特点
皮肤状态很差怎么调理
体检有“缺血灶”是大脑缺血了?有“腔梗灶”是得了脑梗死?|世界卒中日科普
《金绣娘》与《金龙船》,非遗绘本释放巨大能量
“大模型+机器人”,具身智能开启人机融合新时代
《星球大战》中阿纳金·天行者的名言
奶油咖喱鸡肉饭
谢启鸿教授分享高等代数课程建设经验,助力湘潭大学数学学科发展
印度旅游指南:阿格拉
长寿花(适合在室内养的多肉植物)
玉米须还真是个宝贝!
球后视神经炎的症状及诊断要点
浙江海洋大学最厉害的专业-2024浙江海洋大学最好专业
殡葬服务行业:探寻职业前景与发展新机遇
联邦学习:理论与实践
屋顶绿化系统案例展示
北方耐寒绿植盆栽有哪些?如何选择?
家庭鱼缸的最佳摆放位置,鱼缸不能送人是什么意思
热敷是否能去除黑头和收缩毛孔?
各城市人才吸引政策大揭秘,住房、落户、补贴应有尽有
揭秘女人心!为何一个女人愿意叫你爸爸
交通事故扣车期限详解:最长可扣60天
逆光摄影技巧详解:风光、人物、花卉拍摄全攻略
维希汤(Vichyssoise):源自法国的经典冷汤制作指南
摩洛哥跻身非洲五大投资目的地之列
陈诗:百年诗坛"地魁星"
别人对你忽冷忽热是什么感觉
隔热膜的革命:TPU材质的优势揭秘
两个字母寓意好的组合
松鼠为什么要分开存放食物? 松鼠分开存放食物能记住位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