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藏品(NFT)平台的著作权合规及侵权风险防范
数字藏品(NFT)平台的著作权合规及侵权风险防范
数字藏品(NFT)作为区块链技术和文化艺术融合的产物,正快速崛起并引领市场掀起一股数字文化艺术的风潮。随着中国数字藏品市场的迅速扩张,与数字藏品相关的法律问题不断显现,特别是涉及数字藏品权益性质认定、著作权保护及侵权纠纷等相关的问题十分突出。本文依据国内现行著作权及数字藏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结合国内数字藏品侵权纠纷第一案等案例,对数字藏品的权益性质认定以及数字藏品平台著作权侵权风险防范进行分析并就其合规运营进行建议,供数字藏品平台参考。
一、数字藏品(NFT)概述
数字藏品(NFT)全称为Non-Fungible Token,即非同质化代币。它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产,具有唯一性、不可分割性和不可替代性。数字藏品可以是数字艺术作品、音乐、视频、游戏道具等任何形式的数字内容,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所有权的确认和交易。
二、数字藏品相关权益-以著作权为核心内容的虚拟财产权
数字藏品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承载的数字内容,而数字内容的创作和使用往往涉及著作权问题。数字藏品平台在运营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著作权问题:
数字藏品的著作权归属:数字藏品的著作权通常归属于创作者,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委托创作或职务创作,著作权可能归属于其他主体。
数字藏品的复制权:数字藏品的复制需要获得著作权人的授权,否则可能构成侵权。
数字藏品的发行权:数字藏品的发行也需要获得著作权人的授权,否则可能构成侵权。
数字藏品的展览权:数字藏品的展示也需要获得著作权人的授权,否则可能构成侵权。
数字藏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数字藏品的信息网络传播也需要获得著作权人的授权,否则可能构成侵权。
三、数字藏品交易流程中平台的主要相关权利及义务
数字藏品平台在交易流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履行以下主要权利和义务:
审核义务:平台需要对上架的数字藏品进行审核,确保其不侵犯他人著作权。
通知-删除义务:平台需要建立有效的通知-删除机制,及时处理著作权侵权投诉。
保存记录义务:平台需要保存交易记录,以便在发生纠纷时提供证据。
信息披露义务:平台需要向用户披露数字藏品的相关信息,包括著作权归属、使用权限等。
四、全国首例涉数字藏品的著作权侵权纠纷典型案例-《胖虎打疫苗》案及数字藏品平台著作权侵权责任认定分析
2022年,国内首个数字藏品侵权纠纷案件《胖虎打疫苗》案引发广泛关注。该案中,原告某公司认为被告某数字藏品平台未经许可,将原告享有著作权的《胖虎打疫苗》美术作品制作成数字藏品并进行销售,侵犯了其著作权。法院最终认定被告构成侵权,判决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
该案对数字藏品平台的启示在于:
平台需要严格审核上架的数字藏品,确保其不侵犯他人著作权。
平台需要建立有效的通知-删除机制,及时处理著作权侵权投诉。
平台需要保存交易记录,以便在发生纠纷时提供证据。
平台需要向用户披露数字藏品的相关信息,包括著作权归属、使用权限等。
五、NFT数字藏品平台运营的知识产权合规建议
为了防范著作权侵权风险,数字藏品平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完善的著作权审核机制:平台需要对上架的数字藏品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其不侵犯他人著作权。
建立有效的通知-删除机制:平台需要建立畅通的投诉渠道,及时处理著作权侵权投诉。
保存交易记录:平台需要保存完整的交易记录,以便在发生纠纷时提供证据。
向用户披露信息:平台需要向用户披露数字藏品的相关信息,包括著作权归属、使用权限等。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平台需要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包括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知识产权侵权处理制度等。
加强员工培训:平台需要加强对员工的知识产权培训,提高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团队:平台需要建立专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团队,负责处理知识产权相关事务。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基金:平台需要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基金,用于处理知识产权纠纷和赔偿。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平台可以与其他数字藏品平台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共同维护知识产权秩序。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平台需要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知识产权保护手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