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超详细雪景教程:教你学会如何画雪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超详细雪景教程:教你学会如何画雪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EHGNC7M0514WC88.html

雪景山水画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特门类,也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独特的技法和表现形式,展现了雪的柔媚之姿和慧洁之质。本文将详细介绍雪景山水画的主要表现技法、各组成部分的画法以及布局方式,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传统雪景画的主要表现技法

留白法

留白即借地为雪,山体勾勒不假皴擦,雪面空出,以纸地之白代雪。背景用水墨晕染,计白当黑,通过实景与虚景的互相映衬,表现出雪的感觉。借要有区别,对冬雪、春雪的不同,借的尺度要有大小之分,要使雪具有薄厚、深浅之区别,不能一概而论。同时,背景的天色与水色也要画出不同季节、气候的独特韵味来,还要注意远近的疏密层次与空间关系。填色时,要虚实结合,在石面下方和山体的暗部施色,并配以断续的虚线和多种形状的点法,以起到点苔和托雪的作用。王维是记载最早使用此法的画家,时传今日,留白法已成为画雪景的一种最普遍的定法。

敷粉法

敷粉法直接以粉画在纸上,或点或染,是以白直接表现雪的一种方法。它的优点在于具有很强覆盖性,能够随着敷染层次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厚度感来。敷粉法多用于青绿和金碧山水中,但在水墨为主的浅绛山水中也多有使用。山头、远山、树梢枝节、山径、屋顶等处都是常见的用粉之处,同用墨一样,用粉也要讲究笔法,笔笔写出层层积染,要注意用粉的浓淡轻重变化。另外,还要把粉的使用同物象的结构、阴阳向背关系与自然生长规律结合起来,要用得恰到好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弹粉法

弹粉法是借助一些有弹性的工具,如竹弓、毛笔、棕刷等物,饱蘸白粉,或弹或敲,使大小不一的白色点子落在已经完成 的画面上,借助粉的不透明性覆盖在画上,产生雪花粉飞的效果,弹粉的要领在于,要注意手上的力道,要有轻重变化,并充分发挥工具自身的弹性,使出现在画上的粉点自然生动。在用粉之前,要先大体规划好雪在画面上的疏密位置,这样完成之后就有了节奏变化。由于粉点是在动态过程中自然落下的,所以弹粉法多用来表现动态的雪,在方向上可以是直射于纸上,也可以倾斜地弹上,形成风雪之势,在弹粉时间的先把上,墨色未干与干透后出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前者交融湿润,后者干裂硬劲。

雪景山水各组成部分画法

山雪

雪山是雪景山水画的主体,它的塑造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整幅画的成败,在基本画法上,它所使用的勾、皴、染等方法与画普通山水是一致的,只是因为山顶积雪,山体上使用的皴擦数量大为减少,造成了疏朗空旷的效果。雪山轮廓通常以中墨或淡墨勾勒,也有不勾而外染天空,借天的重色衬出山形的。山顶用重墨点苔或勾画密林,以黑映白,恰当地表现出积雪的光彩夺目。皴擦多施用于山体下端,沿着层峦的内侧面向上皴起,到山腰中上段徐徐陷去。也有反其道而行的,只在山体中上部略施勾皴,山脚空出,以淡墨烘染,造成水雾空蒙的迷幻景象。远山往往空勾无皴,与近山在质感上区别开来。

雪树

雪树的画法变化较多,近景树有时通体全画,与普通山水中的树法无异,靠周围空出的大面积来衬出雪意;也有靠树自身的色调变化来表现雪的,如树干左白右黑,上白下黑,黑白交替转化或树干白叶黑,配以各类皴法,使树身与树根、地面、石块统一成一个有机整体。树枝可以写实,也可以在枝梢上点雪,还有一种方法,靠竺之间的空隙留白作雪,虚实相生,自然浑化,尤为生动。



旅客行人

景中的旅人或骑驴行路,或策杖赏雪,或负担而行,多着厚夹衣,头戴帏帽或斗笠,因为畏寒,形态上往往弓背缩颈,裹衣敛袖。

雪屋

雪屋要求肃穆沉静,栖于众山环抱之中。重墨勾勒轮廓,远房疏简,近景则刻画深入,墙体、花窗、台榭、瓦檐等物描摹要细致入微。屋顶一般留白,以示托雪之意,也有通体空透的,与雪山融为一体,更能显出出雪景的独特韵致。

雪涧

雪涧的画法与画普通山水基本致,涧中碎石或精勾细皴,或以湿墨点写而出,涧水以刚柔兼施、虚实相济的线条勾画,在以整体大块面为主的画面中增添了线的趣味。水口处多施淡墨烘染,具有迷蒙之气。

雪舟

雪舟多浮于空阔的水面之上,以实笔描绘,或精或简,或有渔人披蓑撑篙,或孤舟自横,更有陷于山岭之间者,雪落其上,有无尽寒意。

雪景山水的布局

同传统山水一样,雪景山水在布局上也采用了移步换位的运动式观察方法,即通常所讲的散点透视,观看者的视点能够自如地游走于山体的前、中、后、上、下等各个位置,可以清楚真切地观察雪景与山体的质、实之美。概括起来,雪景山水在布局上一般分为全景式雪景、边角式雪景、高远式雪景、深远式雪景和平远式雪景几种大的类型,每一种表现方式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和独到优势,这些方法往往在画中综合运用,因而能够更好地表现白雪覆盖下山水的雄壮秀美与玲珑之态。

全景式雪景

传世雪景山水多以合影式布局为主,近、中、远景层次分明,近景描绘细致深入,中景清旷明朗,天空、水面染重,以衬出远山与近坡的雪意。山顶、石顶、屋顶及舟车顶部的白雪 因为各部分底部的色调轻重不同而产生的丰富的层次变化。

边角式雪景

以局部微观的方式来表现雪景,最大的优势在于既可以尽精微地刻画近景物象,又能致广大地表现雪景的简远空旷。树、石、屋宇的质感能得到充分深入的描绘,近景的繁、密、黑、重又能与远景简、空、白、淡形成强烈的层次对比。

高远式雪景

高远式雪景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山势的雄伟壮阔和奇峭挺拔,布局上往往充天塞地,劲道由内向外急剧扩张,几欲冲出画面,给人以报人心魄的力度感。主峰巍峨高耸,侧峰朝揖而向,既具有和谐的形式美感,又暗合了中国文化的深邃内涵。白雪覆盖于山体之上,如冰雕玉琢,与山脚的树石、屋宇及水岸沙渚相映衬,于肃穆中得见秀美。

深远式雪景

“深”意境的表达是造“隔”的方法来实现的,山峦叠嶂层层相隔,每隔一段,“境”便幽远一重。山体的黑与雪的白相得益彰,无论是从具象形体还是从抽象形式来看,都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律感 ,而由前至后,多层次、多维度的稳步式表现方法用在雪景山水中,因为有了大片空白之雪的作用,更具有了渺茫幽远的气象。

平远式雪景

平远式雪景所处视点较高,类似于俯瞰,甚至于鸟瞰的效果。它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一览无余地望尽在范围内的景致,令人胸襟开阔,特别适于表现平原水泽之地的景貌。山、树、沙坡、屋舍、小桥、雪溪都平缓地出现在画面上,视野开阔,山体、天空、水面形成三个大的色块,雪色隐约其间,形成冲淡平和的景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