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从自测到治疗的全面指南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从自测到治疗的全面指南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眼底病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要警惕糖尿病黄斑水肿。研究表明,随着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病程的不断进展,如不接受规范诊疗,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视力下降甚至有致盲风险。
什么是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黄斑”不是疾病的名称,而是视网膜上的解剖结构,因含有大量的叶黄素,颜色较黄,所以叫黄斑。它位于眼底的中央区域,是视网膜最薄、也是看东西最重要的部位,它帮助人们看清一切物体形状,识别事物立体感、辨别各种物体颜色。
在糖尿病引发的视网膜病变过程中,有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那就是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由于眼底视网膜黄斑区周围血管渗漏,促进炎症反应而形成水肿,最常见的就是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或固定视野中心暗点。
一张表格教你自测“黄斑病变”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随着病程的进展,视物时会出现图像变形、扭曲、有黑影、闪光感、视野缺损等,最终导致完全失明。黄斑水肿是黄斑变性的并发症,有眼底问题要格外注意。
下面这张自测图,可以帮助检测是否有黄斑问题。
阿姆勒斯方格表
把方格表放在视平线30cm的距离,光线要清晰及均匀。用手盖住单只眼睛,另外一只眼睛凝视表中心黑点。
若发现线条歪斜、中心区域有大块黑斑、光斑等不正常的视物情况,需尽快去眼科医院就诊。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引起视力障碍的首因,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为9.7%11.6%,其中5.2%7.4%患者合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在中国估计超过570万例。长期以来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一直是眼科中的热点问题[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对于黄斑水肿的问题从此前的手足无措到现在的有效选择,单、双通路药物、类固醇药物以及激光光凝对临床治疗有极大的帮助。
单通路药物:
- 雷珠单抗:单克降抗体,抑制所有VEGF亚型
- 阿柏西普:抗体融合蛋白分子,抑制所有刺激VEGF受体-1型的分子
- 康柏西普:抗体融合蛋白,抑制所有VEGF亚型
双通路药物:
- 法瑞西单抗:双特异性抗体,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同时靶向抗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两条通路,在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同时增强血管稳定性[2]
眼内植入类固醇:
可抑制炎症,减少血管增生,主要用于抗VEGF治疗及激光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
激光光凝:
利用激光把视网膜增生的脆弱血管封闭,以免继续渗漏,从而改善视力状况
通常来讲,有效的药物是单通路药物与双通路药物相结合,适合所有类型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一线治疗。激光光凝、眼内糖皮质激素注射除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替代抗VEGF作为首选治疗外,多作为抗VEGF治疗的补充、协同。
北京华厦民众眼科医院疑难眼底病科(糖网专科)陈建霞主任表示:虽然糖网病致盲不可逆,但是越早开始接受规范治疗,越能够改善和维持现有视力。若已出现糖网症状,有效治疗的前提是控制血糖,并根据病程进展,进行药物、激光甚至是手术治疗。
糖尿病性眼底病,病程隐匿,进程缓慢,即使是有良好的视力且没有明显眼部症状的糖尿病患者,也应该定期进行详细的眼科评估。通过眼底照相、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FF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检查,直观显现眼底血管微循环一切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