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阿诺拉》才是真正的《童话故事下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阿诺拉》才是真正的《童话故事下集》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304A08FBA00

《阿诺拉》在第97届奥斯卡金像奖上斩获五项大奖,成为全场最大赢家。这部电影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社会寓意引发热议,被认为是当代童话故事的下集,展现了阶级鸿沟下的爱情悲剧。

很难想象,一部豆瓣评分仅6.7分(截至发稿前)的电影横扫了今年的奥斯卡。昨日落幕的第97届奥斯卡金像奖上,《阿诺拉》以6提5中的战绩成为全场最大赢家,一举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剪辑五项大奖。女主演米奇·麦迪森也因此成为了首位夺得奥斯卡影后的95后女演员。

如果此前对整个北美颁奖季有所关注,这个结果想必在意料之中。四个月之前,被称为“奥斯卡前哨战”的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阿诺拉》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主角、最佳配角三项大奖;上个月的第40届美国独立精神奖,《阿诺拉》荣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主角,在电影类中遥遥领先。此外,《阿诺拉》还是史上第三部同时获得戛纳金棕榈和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作品。

而在另外一些人眼中,这个结果称得上“爆冷”。原因很简单,自去年五月份在戛纳电影节首映后,《阿诺拉》的口碑就一直处于两极分化。喜欢的人不吝赞美之词,不喜欢的人批评这部电影“狗血”“老套”“剥削女性”,甚至将其对标《小时代》。

(豆瓣网友热评↑)

在各种不确定的声音中,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围绕这部影片产生的争议,同样是这个时代的速写之一。

“一部又新又旧的电影”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阿诺拉》,那这个词应该是“又新又旧”。去年的金棕榈颁奖典礼上,评审团主席、《芭比》的导演格蕾塔·葛韦格就给到如此评价:“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斩获金棕榈奖,是因为它既具有创新性,又与经典电影形式产生了深刻对话。”

这种“经典形式”之一,便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流行过的“灰姑娘”叙事。米奇饰演的女主角阿诺拉是一名俄裔美籍的脱衣舞演员。某个普通的上班日,她在酒吧结识了俄罗斯寡头之子伊万。两个人很快打得火热,一开始是上门服务,接着是参加聚会,再然后是为期一周的“专属女友”。

在这个颇具寓言色彩的故事中,阿诺拉是二十一世纪版本的灰姑娘。她生活的主旋律是欢场中各式各样的奇葩客人、临近地铁的廉价房屋和永远忘记为她交保险的无良老板。伊万是阿诺拉通往另一个世界的窗口,透过伊万,她窥见了所谓“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豪华别墅、私人飞机、酒店里常年保留的高级套房和终日的醉生梦死。

在成为伊万专属女友的一个星期里,伊万带着阿诺拉来到了拉斯维加斯,并在狂欢后向她求婚。烟花下的亲吻、闪耀的钻戒、甜蜜的同居生活……种种画面都美好得像童话故事里的标配结局。

然而也是从这里,剧情急转直下。伊万的父母得知这桩婚姻的存在后,派出监护人来美国拆散这对小情侣。三名手下满城寻找伊万的情节,颇有些“三傻大闹美利坚”的意思。当阿诺拉为这段关系心急如焚时,伊万正在邂逅阿诺拉的酒吧和新婚妻子的前同事寻欢作乐。

偶像剧中恶婆婆让女主角离开自家儿子的方式是“给你五百万”,而在《阿诺拉》中,这个数字是一万美元,并且连伊万求婚的戒指都要没收。

在伊万的沉默、伊万母亲的鄙夷中,阿诺拉的情绪终于爆发,但伊万对此的回应却是羞辱,并且在和父母的争吵中称她为“应召女郎”。直到此刻,阿诺拉才看透了这场婚姻的本质:于伊万父母来说是一个需要花点心思修正的错误,于伊万来说是一场几乎零成本的叛逆游戏,于她则是一场真正的噩梦。

因为相比“从未得到过”,“得到又失去”是一种更惨痛的感受。并且,阿诺拉还要在这个过程中被伊万一家人反复提醒,自己的感受在有钱人眼中不值一提。

故事的最后,“灰姑娘”阿诺拉回到了地铁旁的廉价房,一路和她同行的保镖拿出了那枚象征着这场幻梦的戒指,而阿诺拉唯一能回报他的,好像只有自己的身体。但当保镖试图亲吻阿诺拉时,她却激烈地表达了拒绝。对峙过后,在保镖真挚的目光里,在车窗外漫天的飞雪里,阿诺拉终于痛哭出声。

真正的《童话故事下集》

作为一部斩获了诸多大奖的电影,《阿诺拉》无疑具有丰富的解读空间。有人认为导演重在呈现阶级之别,有人从政治隐喻的角度展开分析,还有人将其定义为一部黑色幽默的公路喜剧片。但在偶像剧的资深观众眼中,《阿诺拉》是真正的“童话故事下集”。熟悉的故事框架,熟悉的人物设定,可创作者在情节刻画上又是不断“反预期”的,在一次又一次的落空中,这个故事显露出了它的现实性。

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伊万这个超级富二代。初登场的他年轻多金、出手阔绰,对阿诺拉和她的小姐妹展现得足够礼貌有风度,看起来的确是“白马王子”的不二人选。但越往下交往,伊万和阿诺拉相处的画面就越重复:男欢女爱、喝酒玩乐以及躺在沙发上打游戏。婚后阿诺拉想进一步了解伊万父母的时候,伊万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游戏上,极尽敷衍之能事。

再仔细回想一下,两个人认识以来最多的语言沟通都是围绕“交易”产生的。严格意义上,这对夫妻连一次真正的对话都没有过。

如果摒弃所有情感因素,把这桩婚姻当成一桩真正的交易,伊万也是一个极度不合格的“合作伙伴”:得知父母即将来美国抓他后,伊万从霸道总裁秒变落跑新郎,裤子都没穿好就跑出了大别墅,留下阿诺拉独自面对未知的一切。在被保镖一行人“押送”到法院去解除婚约的路上,阿诺拉多次试图和伊万对话,而伊万全程浑浑噩噩,任人摆布。

没有“为爱放弃全世界”,没有“冲冠一怒为红颜”,在父权和家族面前,曾被阿诺拉视作王子的伊万只不过是个孱弱的巨婴。但这样还不够,光是印证童话故事中的白马王子是个伪命题还不够。在登上飞机之前,导演让阿诺拉和伊万有了一场对话。这场对话表明,伊万对两个人的处境是完全有认知的。如果说阿诺拉对这段婚姻有过幻想,那在父母威权下长大的伊万对于婚姻的破灭则早有预见——也就是说,他从始至终都在利用阿诺拉。

伊万的确是个废物富二代,但对比阿诺拉,他又是一个更清醒虚伪的利己者。这也让女主角陷入了一种更可悲的境地。

这便是《阿诺拉》讲述的当代童话故事下集:在巨大的阶级鸿沟前,“灰姑娘”不但没可能收获真爱,还有可能沦为“王子”用完即弃的工具人。

从《风月俏佳人》到《阿诺拉》

1990年,爱情喜剧片《风月俏佳人》在美国上映,成为了那一年最卖座的电影之一,还让当时年仅24岁的朱莉亚·罗伯茨首次提名了奥斯卡影后。

《风月俏佳人》与《阿诺拉》有着相似的展开方式,女主角都是年轻漂亮的性工作者,男主角则是来自另一个社会阶层的有钱人,男女主最初也都是通过交易行为有了联系。但两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故事走向。

《风月俏佳人》中,黄金单身汉路易斯爱上了纯真善良的薇薇安,薇薇安也受路易斯的影响放弃了应召女郎的职业,重新求学。结尾路易斯手捧鲜花出现在薇薇安家楼下的场景,成为了众多影迷中的经典画面。

但电影的最后一幕并没有定格在男女主的亲吻上,而是把镜头拉远,把好莱坞的街景收入画面,旁白响起,“这里是好莱坞,总有时间去梦想,所以继续梦想吧!”

把这两部电影对照来看,其中映射的时代变化尤其强烈。《风月俏佳人》传达的是“美国梦”,浪漫爱叙事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二十五年后,浪漫爱由情感慰藉变成一种需要重新审视的文化模板,《阿诺拉》应运而生。它以不带任何温度的镜头为观众呈现了梦碎的过程——既是伊万试图通过绿卡身份摆脱家族束缚的美国梦,也是阿诺拉渴望借由婚姻实现阶级跃迁的灰姑娘之梦。

(结婚登记后,伊万在街头大喊“我是美国人了”↑)

《阿诺拉》固然在更宏大的层面上有着清晰的表达意图,但其中对内娱最具启发性的莫过于对浪漫爱叙事的反思。它在某种层面上解释了现偶的颓势——这届观众不再那么需要离地的爱情童话,而是想要看到更多能跟上现实环境和价值观变化的作品。同时,它也提醒着当下的创作者:不管是什么题材的作品,只有观照到真实的生命境遇,才能在信息洪流中赢得艺术价值上的可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