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后一批中产,都搬去东坝了?
北京最后一批中产,都搬去东坝了?
对一个急于了解北京的人来说,从三里屯出发一路向东,你将对朝阳区的生活方式分布做到心中有数:
向东两公里,是朝阳公园旁那些传说级别的豪宅,比如棕榈泉、北京壹号院……“据说不少一线明星和大佬都住在那块。”
他们的小区再华丽,朝阳区打工仔也无法为此付出情谊。这些年,更多朝阳人的通勤轨迹,是从大佬们的繁华经过,继续向东走:经过“打工人之家”青年路,再到人迹寥寥的朝阳体育中心,只有几站而已,你就能穿越五环的结界,到达属于你的目的地——东坝。
东坝核心区域大概就是圈里的位置
每个北漂第一次走进东坝时,面对暴土扬烟的工地和凹凸不平的路面,都会不自主地撇撇嘴。
“不就是出了个五环,怎么像到了县城?”
他们来自国贸、朝阳公园和青年路,喜欢三里屯的街口和亮马桥的晚风,对于咫尺之外北京的“土”措手不及。
东坝的门面金隅嘉品mall,门前摆满县城审美的游乐设施
不过,就像歌词里唱的那样,“第一次见面不太顺眼,没想到后来那么密切”。最初为了低房租不得不来东坝的年轻人们,后来大多都会选择一直留在这里。
就像亦庄是北京中产的甜蜜梦乡,东坝也正在成为朝阳青年的隐秘腹地。
“如果过去20年,你哪波机会都没赶上,至少你还赶得上东坝。”
“赶得上”并非空穴来风,因为东坝在房产中介的口中仍是一片蓝海——虽然它都“蓝海”了十几年了。
所谓东坝地区,北邻中央别墅区,南邻常营、通州,西挨五环,东接金盏,是被五环和机场二高速夹在其间的一块区域。
理解东坝最直接的方式不是看地图,而是看北京地铁线路图。
在蛛网般密布的北京地铁系统里,东坝和将台、酒仙桥地区一起,成了最后被遗忘的飞地。
即将穿东坝而过的地铁3号线,还没修完
有好几年,东坝房产中介的关键话术都是:“听说地铁明年就开了。”
现在,中介的话术则换成了:“等着吧,早晚要开的!”
除了地铁,东坝人的另一个梦想是第四使馆区。
前三个使馆区都在三环里,并没有人知道为什么第四使馆区会规划在五环外的东坝,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于它未来发展的期待。
东坝的一处高端项目奥林匹克花园,以其环境优雅而著名。这里精心设计了树木郁郁葱葱、人迹稀疏的氛围,“是一种看不出人在北京的小区配套。”
在某些房产中介口中,东坝的外号是“朝阳饼王”。
“我不认为这对东坝是公平的,因为那些饼都已经在建设中了。”
不太一样的是,亦庄有京东、小米、联想、百度等等几十家大公司,而东坝目前找不到一栋写字楼。
“如果说亦庄拥有一种未来精英感,那东坝有什么呢?东坝有生活啊。”
你也许不懂“有生活”在北漂眼里的含金量,东坝正因此而无比真实地掌握着很多北漂安家的话语权。
你在东坝也许看不到一栋写字楼,但东坝的“未来精英感”已经被在这里买房的大厂邻居烘托出了一半。另一半则是文化人努出来的,一座“七棵树创意产业园”,让无数影视从业者在这里安了家。
对影视人来说,常营是第一站,东坝是第二站。这里的房最低两万多就能上车,“连编剧都买得起。”
县城感一方面也是生活的实感。很长一段时间,四层的金隅嘉品mall是东坝唯一的大商场,但那里面最高端的品牌也就是优衣库。
直到去年,东坝最大商场的地位才由万达继承。万达开业时甚至还没修好,厕所没有洗手台,地砖也只铺了一半。开业最初的两个月,人们来万达都得把电动车停在土坑里。
万达门前,是电动车的海洋
嘉品mall和万达之间,就是东坝传统的中心商业街——东坝中路。
这条路常年考验着过往车辆的避震系统。路边的金泰商城是东坝人真正的心头好,这里一楼卖菜、二楼卖装修材料、三楼卖衣服,一站式解决了吃穿住的全部问题。
在东坝土著的眼里,万达只能逛逛,东西华而不实,真要买啥还得是金泰。
“15块钱一件男士精品衬衫,配80块钱的运动鞋,一点毛病没有。”
另一种县城感的朴实热情,是你需要深入、探索、扎根,才能体会到的实在:在东坝,你可以用四线城镇的物价,生活在北京。
低价连锁餐饮是绝对的主流,你逛遍主要街道都找不到人均100以上的饭馆。
“还有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吃店,好吃到你以为自己穿越了,不相信自己在全国群嘲的‘美食荒漠’。”
在东坝最核心的地段,理个发只需要30块。老板为了求你充个卡,可以拉所有店员唱10分钟的《谢谢你因为有你》。
但千万别因此就以为东坝就没有中产和富人。东坝中街东北方两公里处,是东坝某知名的高端小区。
在嘉品mall楼下年费一万多的crossfit馆里,你总能认识一些住这个高档小区的大哥,听他们讲述和贾玲、张小斐、欧阳娜娜做邻居的都市传说。
东坝也有200平左右的大平层,均价1000万以上
但东坝的趣味在于,在这里你体会不到太多有钱没钱带来的焦虑。
成功人士再成功,在东坝过的也是普通生活。金泰商场门口经常能见到百万豪车,“一点都不奇怪,开豪车的就不改裤边了?”
就像你走出高档小区的大门,看到的不是林荫道或奢侈品店,而是一条废弃已久的水沟。与此同时,万达门前尚待修缮的马路,正平等地惩罚着每辆经过的兰博基尼。
高档小区旁边的水沟
每到天气晴好的周末,人们就会开着车或者骑着电动,来坝河公园摆开野餐垫、支起帐篷,享受世外桃源的静谧。
这种时候,没人会关心你是来自均价百万、千万的楼盘,还是每月花2000块钱租房的毕业生。当北京春天的强风刮起,大家都是一样灰头土脸。
“在东坝,大家去着差不多的地方,玩着差不多的东西,谁也不用跟谁装。”这就是东坝的温柔。
虽然地处五环外,但它距离北京最繁华的CBD车程不超过20分钟,离朝阳区最贵的小区之一——缦合北京直线距离只有4公里。
北京的“比弗利山庄”在丽都,而东坝到丽都的直线距离不到2公里。
作为望京、酒仙桥和三里屯的共同腹地,东坝承担起了朝阳青年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慢慢发展起了一些比肩CBD的生活方式。
比如,虽然东坝的居住区里鲜有光鲜亮丽的咖啡厅,但在东坝区域内的郎园station,却是如今整个朝阳区最时髦的地方之一。
当798早已变成外地大学生的旅游景点,郎园station则是local中产的周末港湾。这里几乎每周都会举办一些潮流市集或者活动。
不过在station打卡拍照的年轻人们不会知道,距离他们仅200米远的地方,有个小院,里面有家人在养羊。
东坝有个小区,东门外有家bistro,据说老板是米其林店退下来的行政总厨。老食客辛辛认为,这是“三里屯都找不到的味儿”。
2021年前,小区周边还没有任何酒吧,如今却开了5家精酿吧,“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后海。”
只有少数人知道,东坝其实开着一家也许是北京最狠的电子乐俱乐部。
这家店进门位置就是个红色警报灯,继承了最纯正的工业味,直接把你拉到东柏林。“不是德国去不起,而是东坝更有性价比。”
“东坝的居民区里没有咖啡厅,不是说没人喝咖啡,而是在告诉年轻人:别把班味儿带来东坝,这里不谈项目,只过日子。”
那些真正看懂东坝的人,最终都会选择留在这,根本原因就是你在四环里玩的东西这里都有——就算没有,一脚油的功夫也就到了。
北京也许有很多像东坝一样的居住区,但没有哪里像东坝这样,既自成体系,又和消费力中心保持着如此近的距离。
东坝与四环内最大的不同,就是东坝的房你够一够能买得起。就算租房,4000块也能搞定两室。
几乎所有定居东坝的年轻人,都是因为能低成本实现在北京买房的豪言。当旁人夸赞起“年纪轻轻就能在北京买房了”,他们总自谦道:“害,也就是五环外买个小窝。”
但自谦归自谦,说这话的时候,他们内心总会清晰地浮现出一种安全感:
“每次下了五环,就知道自己到家了。”
在东坝买房的年轻人,选择的是一种低难度版本的北京故事:
他们体会着在北京脚踏实地的感觉,复制着四环内的生活方式,又不用和别人卷在一起。
当年轻人们吃过了大城市的苦,却又舍不得这里的资源时,东坝恰到好处地给了一个更松弛的距离。
这里也有学区房,但没那么贵;这里几乎不堵车,绿化也不错;
这里离首都机场不到半小时车程,虽然不坐拥山姆,但有个山姆的仓库。
“这里就是名字有点土,可名字土,听着踏实啊。”
当在问及定居东坝的朋友,是否喜欢东坝的时候,他们回答清一色都是喜欢,有人甚至表态北京最爱的地方就是东坝。
“东坝改变了我对北京的感觉,北京变柔软了。”
东坝往往是北京生活的最后一站。每当在北京感觉到疲惫,东坝以其朴实的兼容性接住北漂,让北漂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生活。
“它缩短了我和北京的距离,降低了我奋斗的难度,提升了我生活的幸福。”
不是所有人都会拿北京当作人生的答案,但东坝可以给很多北漂一个生活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