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外观改变,我该担心吗?
尿液外观改变,我该担心吗?
尿液的外观变化可能隐藏着健康风险。当发现尿液出现泡沫或颜色异常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本文通过两个真实病例,结合成大医院肾臟科凌采絜医师的专业解析,为您揭示尿液异常背后的健康警示,并提供实用的肾脏保健建议。
65岁张先生成天突然发现尿尿有泡泡,双脚开始浮肿,水肿逐渐蔓延到阴囊、腹部、双手和脸部,穿鞋、穿裤子变紧,体重在半个月内增加10公斤。张先生至成大医院就诊,检查发现严重蛋白尿,一天从尿液流失28克蛋白质,同时血脂过高及血中白蛋白过低。肾脏切片显示为微小病变肾病,经过类固醇治疗后,泡泡尿及水肿的状况在两周内完全缓解。
25岁黄小姐在健康检查中发现显微血尿和蛋白尿,至肾臟科就诊,她回憶过去在感冒后,常常看到红色尿液,不会疼痛、没有发烧,1-2天内尿液就恢复。检查发现尿蛋白流失约一天3克,尿中有来自肾丝球的红血球,切片确诊为甲型球蛋白肾丝球肾炎,经过治疗之后蛋白尿降至每天300毫克,肾功能维持良好。
成大医院肾臟科凌采絜医师表示,尿液的外观反映了部分的身体状况,尿液中出现泡沫或颜色异常等情况,可能隐含潜在的身体问题。作用正常的肾脏会拦截和再吸收蛋白质,所以尿液中几乎不会有蛋白质。尿中出现泡沫,尤其多层、久置不会消失、细致的小泡沫,通常由尿蛋白造成。在以下4种病态情况时,尿液就可能出現蛋白:
- 肾丝球过滤屏障异常:肾丝球疾病导致大量蛋白质由尿液流失,伴随水肿,通常需要肾脏切片确定诊断,可视情况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治疗。
- 血中蛋白过多:体内产生蛋白的量超过肾小管再吸收的极限而漏出,例如多发性骨髓瘤。
- 肾小管再吸收功能异常:先天或后天的疾病导致肾小管异常。
- 泌尿道产生免疫球蛋白:感染或結石时,尿路分泌少量蛋白至尿液中。
凌采絜医师说明,长期尿蛋白会导致肾脏受损、肾功能下降甚至洗肾,低白蛋白血症、水肿、血脂异常导致心血管事件风险上升,营养流失、免疫力下降导致感染,过度凝血导致血栓栓塞疾病发生,比如肾静脉栓塞、深层静脉栓塞或肺栓塞。
尿液颜色异常也是需要关注的重要警讯,当尿液颜色转变為红色、橘色、棕色,甚至如可乐般的暗黑色,可能原因為血尿、横纹肌溶解症、溶血、黄疸、特定食物(如火龙果、甜菜根)或药物造成。血尿來源可分為肾丝球或尿路系统,肾脏产生尿液后经过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一路上若有感染、結石或肿瘤,便可能出血形成血尿。肾丝球出血造成的血尿则通常伴随高血压和肾功能恶化,原因可能是自体免疫疾病、肾丝球肾炎、血管炎等,需进行肾脏切片确定诊断,再对症下药。
民众若发现尿液出现泡沫或颜色改变等异常情况,應尽快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凌采絜医师提醒,平时也應关注肾脏健康,保养方式包括:维持合适体重和运动习惯,在体能和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中度到强度的运动;注意饮食均衡,避免大鱼大肉,增加蔬果的比例,选择原型食物;盐份摄取每日限制5克(钠2克)以下,少吃重咸、重口味的食物,避免零食、醬料、加工肉类和醃漬食物,以及戒除抽菸习惯。远离肾臟病,由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做起。
(本篇内容旨在提供一般医疗卫教知识,如有不适或疾病,應寻求专科医师的诊治,方能避免延誤并获最佳治疗效果。)
本文原文来自成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