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节饮食 适寒温”《黄帝内经》养生理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节饮食 适寒温”《黄帝内经》养生理论

引用
1
来源
1.
http://m.eyoogo.com/info-64102-2.html

饮食是人体后天精气化生之源,但不当的饮食习惯却会成为致病的因素,损伤脾胃,导致病变。《黄帝内经》中提出的"食饮有节"的养生方法,强调了饮食有节律的重要性,要求人们养成定时定量进食的习惯,以保持脾胃功能,维护后天之精的生化之源。

饮食,是后天精气化生之源,但如不当,则反会成为致病的因素,损伤脾胃,导致病变。因此,《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食饮有节的养生方法,来维护后天之精的化源。

《若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因而养生要求节饮食,既要满足营养需要,又无找伤脾胃之弊,保持后天之本的生机旺盛不衰,延缓衰老的进程。后世养生家,均极重视节饮食以防病延年,如孙思邀《干金要方》说: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又说;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

这里节,还包括饮食要有节律的意思。要求人们要养成定时定量进食的习惯,从而保持脾胃的功能,维护后天之精的生化之源。

同时,养生学说在饮食方面主张食物气味要有合理的调配,保证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适当,称为五味调和。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和,腆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内经》调和五味是用五味分别入五脏的理论来阐明的,例如:《灵枢五味》篇就载有五脏精气不足的五宜饮食方案:脾病者,宜食粳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燕;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 ;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这就是根据五味分别入五脏,以本味滋补本脏的食疗之法。(素问脏气法时论》也有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等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