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牛蛙是最“脏”的肉,到底有多害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牛蛙是最“脏”的肉,到底有多害人?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35132

别再吃牛蛙了,它的危害已经超出了你的想象!

牛蛙可以称得上是这几年美食界的“扛把子”,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不管是大餐馆还是小餐馆都能卖得热火朝天。

放眼全国各大餐厅,几乎都有着牛蛙这道菜。烤牛蛙、麻辣牛蛙、火锅牛蛙,菜品多的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一口下去香辣嫩滑、唇齿留香,正当所有人吃的正香时,却不知道危险已经慢慢地到达身体里……

一只野生牛蛙,上百条寄生虫!

出现在我们餐桌上的牛蛙,大多都是外来入侵品种——北美牛蛙,它堪称蛙中“悍匪”。他们从农塘里逃逸,或者被弃养后,凭着强大的生存能力,会在野外泛滥成灾。但你也千万别贪图这份“野味”,因为它携带的寄生虫数量,可能超乎你想象。


2004年,有研究人员在美国捉牛蛙检查,检测出42只牛蛙中共计含有5812条寄生虫,平均算下来,每只牛蛙身上有129条寄生虫!让人又惊又怕。

即便是市场销售的野生牛蛙,也早就被寄生虫“附体”了。有新闻报道男子在超市买到5条腿的牛蛙,专家表示可能是被某种寄生虫感染导致的。

视频号:钱江视频

牛蛙被感染的寄生虫有很多,有裂头蚴、车轮虫、斜管虫和曼氏迭宫绦虫等等。其中最常见的是裂头蚴感染,只要你搜索“牛蛙”和“裂头蚴”,就能出来一堆真实案例。

要感染裂头蚴基本只有两种可能:要么生食或者吃没有熟透的牛蛙肉,要么吃野外抓来的野生牛蛙。

裂头蚴经常附着在牛蛙腿部、背部肌肉上,没煮透的话,裂头蚴死不了,会直接和肉一起吃进肚子。感染能够引起人体腹部疼痛、眼睑红肿、头痛、口腔粘膜出现硬块等症状。

裂头蚴的生存能力很强,寄生在蛙肉中更顽强,它们可以耐受零下8℃-55℃的温度变化,餐馆常用的爆炒、涮火锅等烹煮方式,也无法百分百保证牛蛙彻底煮熟,如果有些里面刚好有着裂头蚴这样的寄生虫存在,那想想就可怕!


吃养殖牛蛙,等于嗑药!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不少从事水产养殖的农户们纷纷开始养殖牛蛙,它们繁殖力强、块头大、不挑食,饲料转化率高达1:1,就是吃多少饲料,长多少肉,经济价值很高。

但假如去看过牛蛙养殖场的话,我保证你以后再也不想吃牛蛙了。


牛蛙养殖通常采用的方式是温室大棚高密度养殖,牛蛙叠牛蛙,密密麻麻地聚集在一起。这种恶劣的环境会让水特别容易产生细菌,如果稍微爆发传染病,成片的牛蛙都会死去。

所以一些养殖户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会加大兽药的用量,甚至使用违禁药物!

恩诺沙星

恩诺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用于治疗动物的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动物专属用药。

它在动物的身体内代谢的很慢,一般都是20天起步。但是养殖户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不会等这么久。可能你晚上吃进嘴里的牛蛙,身体里还有早上吃过的药。

老年人、儿童及低免疫力人群摄入较多恩诺沙星超标的产品,可引起轻度胃肠道不适、头痛、头晕等症状,大剂量或长期摄入还可能引起肝损害,并产生耐药性。

呋喃西林

呋喃西林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可用于消毒防腐,但不易代谢,禁止用于食用动物养殖。但其获取方便,且价格便宜,因此常有牛蛙养殖者铤而走险。

动物实验发现,长期摄入呋喃西林会增加某些肿瘤风险,对人体有致癌、致畸胎等副作用。目前,呋喃西林作为人用药物基本也已经不再用于口服,仅作为外用抗菌药使用。

倒不是说所有的牛蛙都有这些问题,市场上也有规范养殖的无抗牛蛙,还是可以放心吃的。

问题在于,趋利的养殖乱象之下,我们无法分辨外面这些牛蛙的养殖条件是否合规,中招几率很高。

安全起见,还是建议大家少吃,孩子、孕妇尽量不吃。

参考文献:

[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新闻网.(2023).我校动物科技学院专家参加第三届全国牛蛙产业绿色发展大会

[2]Yoder, H. R., & Gomez, G. W. (2007). Helminth parasite assemblages in bullfrogs (Rana catesbeiana) from southeast Texas. The Texas Journal of Science, 59(1), 33+.

[3]Lemke, L. B., Dronen, N., Fox, J. G., & Nambiar, P. R. (2008). Infestation of wild-caught American bullfrogs (Rana catesbeiana) by multiple species of metazoan parasit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 JAALAS, 47(3), 42–46.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