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Excel CountIf函数应用详解:一维数组与函数的多重条件统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Excel CountIf函数应用详解:一维数组与函数的多重条件统计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5461822/article/details/113370456

CountIf函数是Excel中根据条件统计个数的函数,它只有两个参数,一个是统计范围,另一个是统计条件。一般情况下,只用一个统计条件,但也可以用数组组合多重条件。在条件中,既可以用小于等于大于号,又可以通配符问号和星号,还可以用其它函数。以下就是Excel CountIf函数的使用方法,分为一个条件基本使用方法和用数组组合多重条件使用实例的具体操作方法,实例中操作所用版本均为Excel 2016。

一、CountIf函数语法

  1. 表达式:COUNTIF(Range, Criteria)
    中文表达式:COUNTIF(统计范围, 条件)

  2. 说明:

  • A、条件不能超过255个字符,否则会返回错误。
  • B、统计文本个数时,不能包含前导空格与尾部空格,也不能出现直引号与弯引号不一致和非打印字符;否则,可能返回不可预期的值。
  • C、在条件中可以使用通配符问号(?)和星号(*),问号表示任意一个字符,星号表示一个或一串字符;如果要查找问号或星号,需要在它们前面加转义字符,例如查找问号,表达式应该这样写?。

二、Countif函数的使用方法

(一)统计指定文字个数

  1. 假如要统计“小类”中“T恤”的个数。选中C13单元格,输入公式=COUNTIF(C2:C12,"T恤"),按回车,返回统计结果4;操作过程步骤,如图1所示:

  1. 公式说明:公式=COUNTIF(C2:C12,"T恤")中“统计范围”为C2:C12,条件为“T恤”,也就是说单文字也可以作为条件。

(二)用>=或<组合条件

  1. 假如要统计价格大于等于90的服装件数。把公式=COUNTIF(E2:E12,">=90")复制到E13单元格,按回车,返回统计结果为6,操作过程步骤,如图2所示:

  1. 公式中的条件">=90"也可以这样写:">="&90。如果要统计价格小于等于90的服装件数,公式可以这样写:=COUNTIF(E2:E12,"<="&90),如图3所示:

按回车,统计结果返回5,如图4所示:

如果要统计价格不等于90的服装件数,只需把公式=COUNTIF(E2:E12,">=90")条件中的>=改为<>,则公式变为=COUNTIF(E2:E12,"<>90")。

(三)用通配符问号与星号组合条件

假如要统计以“衬衫”结尾的服装件数;把公式=COUNTIF(B2:B12,"衬衫")复制到B13单元格,按回车,返回结果5。假如要统计以“粉红”开头的服装件数,把公式=COUNTIF(B2:B12,"粉红")复制到B13单元格,按回车,返回统计结果2。假如要统计名称为四个字的服装件数,把公式=COUNTIF(B2:B12,"????")复制到B13,按回车,返回统计结果8。假如要统计“前面四个字+T恤”组合的服装名称,把公式=COUNTIF(B2:B12,"????T恤")复制到B13,按回车,返回统计结果1;操作过程步骤,如图5所示:

(四)CountIf与Average组合使用

  1. 假如要统计大于平均销量的服装件数。把公式=COUNTIF(F2:F12,">"&AVERAGE(F2:F12))复制到F13单元格,如图6所示:

  1. 按回车,返回结果5。

  2. 公式说明:公式=COUNTIF(F2:F12,">"&AVERAGE(F2:F12))中条件为">"&AVERAGE(F2:F12),AVERAGE是求平均值函数,条件的意思是:求大于服装销量的平均值。

三、CountIf函数用数组组合多重条件的使用实例

  1. 假如要统计销量大于等于350且小于等于750的服装件数。把公式=SUM(COUNTIF(F2:F12,{">=350",">750"})*{1,-1})复制到F13单元格,按回车,则返回统计结果4;操作过程步骤,如图7所示:

  1. 公式说明:CountIf中的条件{">=350",">750"}是一个数组,数组中包含两个条件,一个是">=350",另一个是">750",这里要求的是<=750,为何第二个条件是>750?这决定于CountIF的计算顺序,它先统计F2:F12中满足第一个条件(>=350)的服装件数(结果为8),再统计满足第二个条件(>750)服装件数(结果为4),然后再把两个结果加起来,这样结果为12,显然不对,因此后面再加*{1,-1},这样用第一个条件的统计结果81,用第二个条件的统计结果4-1,再把两个结果相加,即8-4,最终等于4;公式求值过程,如图8所示:

  1. 其它数组组合条件分别如下:
  • A、大于350且小于750:=SUM(COUNTIF(F2:F12,{">350",">=750"})*{1,-1})
  • B、大于等于350且小于750:=SUM(COUNTIF(F2:F12,{">=350",">=750"}){1,-1})或=SUM(COUNTIF(F2:F12,">="&{350,750}){1,-1})
  • C、大于350且小于等于750:=SUM(COUNTIF(F2:F12,{">350",">750"})*{1,-1})或=COUNTIF(F2:F12,">350")-COUNTIF(F2:F12,">750")

四、求出某区域内不重复数据的个数

在做数据统计时,求某区域不重复的数据是经常用到的,如何求出呢?下面我将给出三种办法,读者可以试着根据自己的习惯,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实例:求某一区域内不重复的数据个数,如求A1:A10范围内不重复数据的个数,某个数重复多次出现只算一个。下面将就三种计算方法做详细的讲解:

一是利用数组公式:

=SUM(1/COUNTIF(A1:A10,A1:A10))

输入完公式后按Ctrl+Shift+Enter键,让它自动加上数组公式符号"{}"。

公式讲解:

COUNTIF计算满足条件的单元格个数
函数定义:用来对搜索指定条件的单元格(即参数)的计数.即只求和被满足条件的单元格计数.
使用格式:COUNTIF(range,criteria)
格式简义:COUNTIF(要找的内容所在的区域,要找的内容)
参数定义:

  • range为需要计算其中满足条件的单元格数目的单元格区域,即(范围).
  • criteria为确定哪些单元格将被计算在内的条件,其形式可以为数字、表达式或文本

下面看看实例:
上面的例子中,公式SUM(1/COUNTIF(A1:A10,A1:A10))先计算数组COUNTIF(A1:A10,A1:A10),相当于在A1:A10单元格中先后求出A1,A2,A3,A4,A5,A6,A7,A8,A9,A10的个数,得到{1;1;1;1;2;1;2;2;2;1}再倒数求和,即是不重复的数字个数。如C4的返回结果。

二利用乘积求和函数:

公式:=SUMPRODUCT(1/COUNTIF(A1:A10,A1:A10))
SUMPRODUCT用途:在给定的几组数组中,将数组间对应的元素相乘,并返回乘积之和。
语法:SUMPRODUCT(array1,array2,array3,...)
参数:Array1,array2,array3,...为2至30个数组,其相应元素需要进行相乘并求和。

实例:公式“=SUMPRODUCT({3,4;8,6;1,9},{2,7;6,7;5,3})”的计算结果是156。

其实这个函数和第一个例子的意义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求得倒数后利用SUMPRODUCT函数与1的乘积再相加后得到的结果,如下截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