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教程:如何准确诊断胸椎管狭窄?(附4例误诊病例分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专题教程:如何准确诊断胸椎管狭窄?(附4例误诊病例分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xingren.com/web/article/CvDNQTXW/wap?sa_id=14568&sa_source=news
胸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其诊断往往需要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本文详细介绍了胸椎管狭窄症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并通过4个误诊案例分析,强调了正确诊断的重要性。
胸椎管狭窄症的定义
临床表现
- 下肢感觉异常:麻木、感觉迟钝、脚踩棉花感、感觉平面的出现
- 下肢肌力异常:无力,行走困难、下肢肌张力增高 、肌紧张、折刀样痉挛
- 神经反射异常:膝跳反射活跃或亢进、膝 、踝 阵挛,巴氏征阳性、神经根刺激、疼痛、脊髓 、马尾循环障碍 ,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括约肌功能障碍 ,二便困难
诊断
- 定性诊断: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判定症状和体征是否与胸脊髓损害有关。
- 定位诊断:判定导致临床症状的责任病变、分析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所见是否存在明确对应关系。
- CT/MRI:判定病变的类别、部位、范围、脊髓压迫的程度
- 各节段 病变的病理分型
病史
- 年龄多在 40 岁以上、隐匿起病,逐渐加重
- 疼痛不明显:胸椎 OLF 和 OPLL 是由于韧带逐渐肥厚、骨化而引起的慢性脊髓压迫性疾病
- 疼痛明显:胸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的症状
- 早期出现:脊髓源性间歇性跛行,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无力、发僵、发沉、不灵活,休息片刻又可继续行走
- 病情进展:出现踩棉花感、行走困难、躯干及下肢麻木与束带感、大小便困难、尿潴留或失禁、性功能障碍
体征
- 胸段狭窄:(上运动神经元性损害为主)躯干、下肢感觉障碍,下肢肌力减弱,肌张力升高,膝、跟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
- 胸腰段狭窄: (下运动神经元性损害为主) 广泛下肢肌肉萎缩,肌张力下降,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无病理征,脊髓上、下运动神经元性损害,(既有肌张力下降,又有病理征阳性)。
X线片
- 胸椎退变(阳性率较低)
- 关节突肥大
- 椎体骨赘形成
- 椎间隙狭窄
- 椎间孔可见钩形或鸟嘴状高密度影,分为:棘状型(65.5%)鸟嘴型(17.7%)结节型(8.4%)线样型(8.4%)
- 多节段黄韧带、后纵韧带、前纵韧带骨化引起节段性狭窄
- 经济、方便、快捷、必须
- 利于术中定位
- 颈胸段椎管狭窄应查颈椎正、侧位 X 线片
- 下胸椎或胸腰段狭窄应查腰椎正、侧位 X 线片
- 仅能发现不到50%的OLF或OPLL病变
- 椎体楔形变或Scheuermann病,可能有椎间盘突出
- DISH、强直性脊柱炎、氟骨症,可能有OLF
- 下颈椎连续性OPLL,可能有胸椎OLF
MRI
- 是确诊胸椎管狭窄症最为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
- 可清楚显示整个胸椎病变、部位、病因、压迫程度、脊髓损害情况
- 临床上有10%以上的胸椎管狭窄症的病例是在接受颈椎或腰椎MRI检查时“偶然”发现了OLF或胸椎椎间盘突出
- 影像学分型(孤立型、连续型、跳跃型)
- 病理分型(成熟型、非成熟型)
- 成熟型:骨化块为极低信号(黑色)
- 非成熟型:低信号、等信号或高信号(相对于脊髓内部信号)
- 各节段椎管侵占比例
- 脊髓受压程度(I~IV 度)
- 脊髓信号有无异常
CT
- 病变局部重点检查为手术治疗提供有效信息
- 可清晰显示骨性椎管及骨化韧带的结构
- 明确胸椎间盘突出是否合并纤维环骨化或 椎体后缘离断
- 明确各节段黄韧带骨化或后纵韧带骨化块的形态和尺寸
- 明确硬膜囊或脊髓受压程度
- CT 值测定:骨化块内部的密度特征可以推断其病理分型(均匀高密度、密度高低不均、均匀低密度)
- 成熟型骨化:骨化块均匀高密度
- 非成熟型骨化:密度高度不均或均匀低密度
周方,党耕町,胸椎黄韧带骨化影像学与病理学对照研究,中华骨科杂志,2004 24(6)346~349
CT平扫+矢状位重建 - 进一步明确各病理因素的形态特征,为临床诊断和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参考
- 连续型或跳跃型胸椎黄韧带骨化、后纵韧带骨化
- 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胸椎管狭窄容易漏诊原因
- MRI及CT影像诊断直观
- MRI常规分解剖部位投照
- 胸椎管狭窄发病隐匿
- 影像学表现颈椎管狭窄或腰椎管狭窄
- 胸椎管狭窄容易被忽略
病例1:误诊腰椎管狭窄症
- 男性,67岁,间歇性跛行三年,加重一月余,双下肢无力,偶有抽搐,门诊诊断腰椎管狭窄症入院
- 入院查体:躯干及双下肢感觉无异常,下肢肌张力增高,双膝腱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临床症状与影像表现不符!
- 进一步检查胸椎MRI,发现下胸椎狭窄
- 诊断胸椎管狭窄症,行手术减压
- 术后临床症状好转
胸椎管狭窄与腰椎管狭窄的鉴别要点
- 腰椎管狭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大多数有明显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腰椎屈曲位时症状减轻
- 胸腰段椎管狭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更为广泛,常混合有部分上运动神经元损害表现,有脊髓源性间歇跛行
病例2:颈椎病漏诊胸椎管狭窄
- 女性,56岁,主诉行走不稳踩棉感2年,加重半月余
- 查体:双上肢感觉、肌力均正常,Hoffman 征可疑阳性,躯干自剑突以远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Ⅳ级,双侧跟腱反射亢进,双侧巴氏征阳性,入院诊断脊髓型颈椎病,
- 颈椎MRI发现上胸椎也有狭窄表现
- 追加胸椎MRI发现多节段胸椎管狭窄
- 结合临床症状考虑胸椎管狭窄症为主要诊断
- 胸椎管减压治疗后效果显著
与脊髓型颈椎病的鉴别要点
- 约 40%的胸椎管狭窄症合并颈椎病
- 胸椎管狭窄症要高度关注其上肢功能状态和体征,必要时行颈椎 MRI 检查
- 脊髓型颈椎病:四肢麻木、无力,下肢症状重于上肢
- 胸椎管狭窄症:仅有下肢症状,下肢症状显著重于上肢
病例3:腰椎结核漏诊胸椎管狭窄
- 女,61岁,腰背部疼痛10个月,伴左小腿外侧放射性疼痛, 曾多次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腰5骶1结核,给予抗痨治疗,但临床症状无缓解,反而有逐渐加重趋势,门诊以腰5骶1结核收住院拟手术治疗。
- 入院后查体:双下肢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影像表现与临床症状不十分符合。
- 进一步查体,腰椎屈曲后小腿外侧疼痛加重,下胸椎有叩痛不伴放射。
- 追加胸椎MRI发现下胸椎10-12存在狭窄,结合临床症状判定责任节段在下胸段,手术减压效果良好。
病例4:顽固性腹痛漏诊胸椎管狭窄
- 女性,45岁,主诉顽固性腹痛,双下肢行走不稳3年,3年来就诊于普外及消化内科,行胃镜、肠镜检查均未见异常,忽略了下肢症状
- 查体:双下肢腱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
- 影像学提示胸椎多节段椎管狭窄,行胸椎减压手术后腹痛症状消失
疑似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表现(只需符合下列任一条件)
- 双侧或单侧下肢沉、僵、行走不稳,且上肢无不适者
- 双侧或单侧下肢脊髓源性间歇性跛行,且上肢无不适者
- 双侧或单侧下肢弥漫性麻木、疼痛者
- 体格检查发现下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损害而上肢正常
- 体格检查发现下肢呈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性损害者
- 诊为颈椎病(脊髓型),但下肢症状严重而上肢症状轻微者(参考标准:JOA 评分上肢构成比>36%)
- 诊为颈椎病(脊髓型)并行颈椎手术治疗,术后 3 个月以上其上肢症状明显缓解而下肢症状不缓解或进行性加重者
- 诊为 DISH、氟骨症、强直性脊柱炎或颈椎存在连续型后纵韧带骨化者
- 存在胸腹部束带感或沿肋间神经分布的胸壁疼痛者
胸椎管狭窄症诊断流程
详解胸椎管狭窄的治疗难点与手术策略
热门推荐
古庭院建筑风水:四水归堂,天井养气
水中舞蹈:揭秘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奥秘
汉语方言如何传播?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取得突破,为了解汉族人群活动历史提供关键依据
陕西食文化:油茶麻花
春节档剧集:大剧依旧“南来北往”爆款未能“东成西就”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提升透明度与效率
百万年前的直立人如何驾驭干旱的非洲
月收入购车指南:从电动车到豪华车的最佳选择
武汉病毒所石正丽团队:新发疾病X防范与新冠起源调查
《黑神话:悟空》刷爆全网,微博单话题阅读量超20亿
X光一年只能拍一次?核磁有辐射?在医院拍这些“片子”有啥区别?
贾克防:韧性与全球复杂性
人工智能传播虚假信息的能力、策略与场景
汗疱疹吃什么食物好得快
歼16可载弹12吨,性能先进、作战功能全面,为何替代不了轰6?
我国学者在异种移植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猪肾人体移植后实现12天肾功能恢复
财务做账如何防止数据录入错误?
从诗歌角度看白居易的音乐素养
夏天开空调,记得启动这个模式,既凉快又省电,还有益身体健康
土拨鼠冬眠吗
5 篇笔记涨粉 35 万,“劝学”成小红书新流量密码
小白入门:HDR技术浅析
软件开发常见的项目交付文档有哪些?【上】
太平天国运动:中国近代史上的里程碑
时序预测再出新范式,华东师大提出DUET:「双向聚类」新设计,性能刷新SOTA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进行时:24小时连续科考 面临哪些挑战?
天秤座的爱情观:包容、不勉强与知性优雅
足球比赛电视直播全方位提升策略:从画面到互动的全面升级
建筑市场经营的内容(新时代背景下建筑企业市场开发与经营策略探究)
儿童接种疫苗后还能输注静丙吗,多久能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