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东北“飞龙”:从皇家贡品到科研保护对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东北“飞龙”:从皇家贡品到科研保护对象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39RB7D05567FSC.html
在东北的密林深处,有一种被誉为“飞龙”的珍稀鸟类——花尾榛鸡。这种鸟类不仅肉质鲜美,曾被列为清朝御膳房特制菜品,更因其独特的生态习性和濒危的生存状况,成为了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1992年,一支专家小组开始了对花尾榛鸡的无线电遥测研究,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在1993年成功捕捉到了第一只花尾榛鸡。
花尾榛鸡,学名榛鸡,是鸡形目雉科的鸟类,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和新疆的东北部地区。其羽毛呈棕褐色、灰褐色和白色相间,公鸡有鸡冠,母鸡则没有。它们主要栖息在山地森林中,喜欢在林中道路附近或河谷地区活动,是群居性动物,经常成群结队出行。
花尾榛鸡实行“一夫一妻”制,每年4-6月为繁殖期,每次产卵8-12枚,最多可达14枚,最少6枚,每天产一个蛋,不到一个月幼鸟即可孵化出来。它们的叫声尖细,像金属发出的声音,模拟声为“Zi Zi”声。
捕捉困难
1992年,科研人员开始对花尾榛鸡进行无线电遥测研究。这种技术可以将无线电发射器安装在动物身上,通过接收信号来分析动物的行踪轨迹,一次可以定位一百多只动物。
然而,花尾榛鸡非常机警,擅长飞行,捕捉难度很大。研究人员尝试用口哨吸引,布下“天罗地网”,但都未能成功。直到1993年,在村民的帮助下找到了三个巢穴,经过三次尝试,终于成功捕捉到一只母鸡,并为其安装了无线电遥测设备。
曾经的“岁贡鸟”
花尾榛鸡曾是东北地区的特色菜系,肉质鲜嫩,早在清朝就被列为御膳房特制菜品,每年都要进贡,被称为“岁贡鸟”。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杀和森林砍伐,花尾榛鸡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经过多年的保护,花尾榛鸡的种群数量有所恢复,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在森林深处,我们还能见到这些珍贵的“飞龙”身影。
参考:
- 中国科学院:追踪长白山的“飞龙” 2002-11-28
- 央广网: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花尾榛鸡闪现“中国冷极” 2023-11-24
热门推荐
周公解梦与心理学的交汇点:梦和心理的关系
德军内心真的毫无“波兰”?二战前波兰军队真的很弱吗?
1000万用户因虚假Z-Library导致机密信息泄露
如何理解星座的划分依据?不同星座的特点有哪些?
GMP的各国标准对比,FDA是什么?
三个支撑点,春节旅游"新年俗"正在成型?
安卓手机丢了怎么办?全方位找回指南
电化学沉积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2025年春节休市安排:A股除夕休市,港股除夕下午休市,大年初六开市
在单位里,被领导重用的人都有这6个特征
黄土高原的瑰宝——窑洞
品牌金饰每克价格超860元 投资黄金需注意什么?专家分析
“荆天办”赋能,荆门民营经济扶摇直上
胳膊肌肉拉伤怎么办?从原因到预防的全面指南
量在分化,价在走弱——11月PMI数据点评
txt文件怎么创建?txt文件有哪些用法?1篇文章全知道
枸杞桂圆红枣茶的功效与搭配禁忌
中国首个《家庭雾化指南》发布,助力居家雾化治疗规范化
港中大举办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联盟校长论坛
如何处理工作中的期望管理
二手显卡市场分析:如何挑选高性价比GPU?
《我是刑警》:秦川都三级警监了,为何好友肖庆东还是三级警督?
比喻修辞手法详解
新版“黄蓉”庄达菲来袭!徐克《射雕》中的别样江湖
韦伯望远镜最新观测数据,试图揭示冥王星冰冷卫星卡戎的起源之谜
探秘方山永固陵:山西长城一号之旅的璀璨明珠
《魔兽世界》Plus服P6更新:术士变身定制与新附魔系统引领革新
绘制油纸伞:揭秘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磨玻璃密度结节影是怎么回事
停薪留职员工社保纠纷案警示:HR必须掌握的4个合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