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东北“飞龙”:从皇家贡品到科研保护对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东北“飞龙”:从皇家贡品到科研保护对象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39RB7D05567FSC.html
在东北的密林深处,有一种被誉为“飞龙”的珍稀鸟类——花尾榛鸡。这种鸟类不仅肉质鲜美,曾被列为清朝御膳房特制菜品,更因其独特的生态习性和濒危的生存状况,成为了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1992年,一支专家小组开始了对花尾榛鸡的无线电遥测研究,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在1993年成功捕捉到了第一只花尾榛鸡。
花尾榛鸡,学名榛鸡,是鸡形目雉科的鸟类,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和新疆的东北部地区。其羽毛呈棕褐色、灰褐色和白色相间,公鸡有鸡冠,母鸡则没有。它们主要栖息在山地森林中,喜欢在林中道路附近或河谷地区活动,是群居性动物,经常成群结队出行。
花尾榛鸡实行“一夫一妻”制,每年4-6月为繁殖期,每次产卵8-12枚,最多可达14枚,最少6枚,每天产一个蛋,不到一个月幼鸟即可孵化出来。它们的叫声尖细,像金属发出的声音,模拟声为“Zi Zi”声。
捕捉困难
1992年,科研人员开始对花尾榛鸡进行无线电遥测研究。这种技术可以将无线电发射器安装在动物身上,通过接收信号来分析动物的行踪轨迹,一次可以定位一百多只动物。
然而,花尾榛鸡非常机警,擅长飞行,捕捉难度很大。研究人员尝试用口哨吸引,布下“天罗地网”,但都未能成功。直到1993年,在村民的帮助下找到了三个巢穴,经过三次尝试,终于成功捕捉到一只母鸡,并为其安装了无线电遥测设备。
曾经的“岁贡鸟”
花尾榛鸡曾是东北地区的特色菜系,肉质鲜嫩,早在清朝就被列为御膳房特制菜品,每年都要进贡,被称为“岁贡鸟”。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捕杀和森林砍伐,花尾榛鸡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经过多年的保护,花尾榛鸡的种群数量有所恢复,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在森林深处,我们还能见到这些珍贵的“飞龙”身影。
参考:
- 中国科学院:追踪长白山的“飞龙” 2002-11-28
- 央广网: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花尾榛鸡闪现“中国冷极” 2023-11-24
热门推荐
3-5月和9-11月是艾草种植黄金期,四步打造优质艾草
冬季流感季,我们还需要接种天花疫苗吗?
小班户外健康活动教案
如何改善四肢冰冷?
原神钓鱼必看:鱼饵配方与使用技巧全攻略
13部篮球动漫作品盘点,两部国产新作能否逾越经典?
中国海军055型万吨驱逐舰入列,多项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2月国内旅游必打卡:哈厦成大丽
每天晒15分钟,冬季告别感冒困扰
砂锅五花肉火爆全网,健康低脂不油腻
云南律师服务收费新规:民事诉讼、涉外案件收费标准明确
冬游北海:老街银滩经典路线,附美食交通攻略
专家详解:经鼻内镜手术后的十大护理要点
13部篮球动漫作品盘点,两部国产新作能否逾越经典?
武当山:自然风光与道教文化交相辉映的皇家圣地
节气养生|大雪时节,推荐这三款中药代茶饮!
古人造字的智慧:“耳聪目明”即是聪明
未成年人合同的法律边界:从《民法典》到真实案例
空气炸锅烤茧蛹:低油烹饪更健康,酥脆口感更诱人
火星人集成灶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全攻略
神经卡压综合征全解析:11种类型症状特征
李子柒教你完美五香牛肉秘籍
狗狗烫伤急救指南:从冷却到就医的完整处理流程
秋冬感冒高发,中医教你辨证选用中成药
紫菜虾滑饼:家庭DIY的创意美味
9种实用方案解决Windows11蓝牙连接不稳定问题
春节:从岁末祭祀到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你好,三月:四首诗词,今年何以报阳春,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真心英雄》火爆山西卫视,政法剧迷不容错过
李子柒的烹饪艺术: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