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骨折后,为什么有时不能马上手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骨折后,为什么有时不能马上手术?

引用
丁香园
1.
https://y.dxy.cn/v2/hospital/207/969705.html

在骨科病房,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医生,我这腿都断了几天了,一直就只消肿,为什么还不手术?”“隔壁床患者来的比我晚,还能走能动的,怎么就给他先安排手术了?”……事实上,有些骨折确实不能马上进行手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骨折的典型表现是伤后出现局部变形、肢体异常运动、移动肢体时可以听见骨擦音,此外还表现为伤口剧痛、局部肿胀、淤血、伤后出现运动障碍等。

如果骨折发生在胫骨平台、胫腓骨、踝关节、跟骨等软组织覆盖较少的部位,医生往往不会立刻进行手术,而是先进行消肿消炎等处理。这是因为骨折后这些部位会因为内部出血造成淤血,同时由于创伤刺激,骨折周围的肌肉等软组织会水肿、充血、渗出,这就造成了骨折部位会很快地肿胀起来。如果此时开刀,那么手术风险会变得很大。

为什么呢?打个比方,我们准备出去旅游,旅行箱里塞满了东西,好不容易把拉链拉上,这时候我们都不会轻易把拉链拉开,因为一旦拉开,里面的东西就会「爆出来」,再想拉上又要费一番周折,甚至会把行李箱的拉链撑爆。

骨折后肿胀的患肢也是一样。肌肉等软组织充血水肿后,细胞体积变大,把皮肤撑得胀鼓鼓的,有的皮肤会被撑到肿得发亮,有的皮肤甚至出现大量水泡。这个时候开刀会出现什么问题?一刀下去,里面鼓鼓囊囊的肌肉等都被会被挤出来。如果此时骨折复位好了,钢板也钉上去了,就很可能会出现手术切口处皮肤缝合不上或缝合后张力过大,导致切口两边皮肤缺血坏死、切口崩裂、疤痕过大、固定钢板暴露等问题。

如果不消肿就手术,不仅手术风险很大,术后感染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由于受到骨折的创伤刺激,周围的细胞组织出现局部炎症反应,甚至坏死,造成细胞应激能力降低,感染风险增高。此时,如果再进行手术,本就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细胞很可能会直接崩溃,无力抵抗。趁机而入的细菌就会导致感染,手术时进行的内固定就不能继续起到作用,甚至会出现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

对于胫骨平台、胫腓骨、踝关节、跟骨等软组织覆盖较少的部位的骨折患者,如果没有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没有合并活动性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一般要等局部血肿消散以后,才能进行手术。

那么,多久肿胀才会消退呢?

通常骨折后几个小时就会开始出现骨折部位的肿胀,在 3-4 天到达高峰,大概 7-10 天开始消退。踝关节、跟骨、膝关节这些软组织覆盖较薄的部位发生骨折时,对消肿的要求更高,需要一周甚至两周的时间,等到皮肤出现皱纹,才可以进行手术。具体需要根据受伤情况、骨折部位、个体恢复差异等实际情况而定。

哪些方法可以加快消肿?

物理消肿

主要是制动、抬高患肢和冷敷。如使用石膏、支具等来制动患肢,避免骨折处经常移动加重肿胀和疼痛;抬升患肢高于心脏平面,利用重力作用促进静脉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改善局部肿胀情况;冷敷促进血管收缩,减少出血、渗出和水肿,也能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减少疼痛感。


药物消肿

有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和静脉使用药物等,可以帮助患者加速消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