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团队在毫秒脉冲双星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我国科研团队在毫秒脉冲双星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引用
科学网
1.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6/525522.shtm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人员在毫秒脉冲双星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最短轨道周期黑寡妇脉冲星M71E提供了一种新的形成机制解释。
毫秒脉冲星的脉冲辐射蒸发伴星示意图。 云南天文台供图
毫秒脉冲双星是研究极端物理环境的一类重要天体,其自转周期一般小于30毫秒,仅能在微波或X射线的电磁波频谱上被观察到。它们通过长期吸积伴星的物质和角动量,来加快自身的转速,最终使自转周期达到毫秒量级,并导致表面磁场强度下降,这被称为脉冲星再循环过程。对毫秒脉冲星的研究,可用来限制中子星的物态方程。此外,短轨道周期毫秒脉冲双星,也是重要的低频引力波源。
此前,通过银道面脉冲星巡天项目,中国天眼FAST射电望远镜发现了最短轨道周期的毫秒脉冲星M71E,其轨道周期仅为53分钟,伴星质量约为0.01倍太阳质量。如此低的轨道周期和伴星质量,意味着该系统可能起源于极致密X射线双星的演化。同时,它们属于一类特殊的毫秒脉冲双星,即黑寡妇毫秒脉冲星。其伴星被脉冲星的脉冲辐射所烧蚀、蒸发,并逐渐被剥离掉物质。
基于2021年提出的极致密X射线双星的“中子星+氦星”模型等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王博与南京大学郭云浪博士等人,此次进一步考虑了伴星的蒸发过程。由于M71E可能位于M71球状星团,研究人员在计算中考虑了低金属丰度对演化轨迹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可解释M71E的系统特征,并指出该脉冲双星系统将终因中子星与伴星合并,演化成为孤立毫秒脉冲星。相关成果已在国际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在线发表。
热门推荐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这些饮食调整助你提升专注力
正月十五天官赐福:从传统民俗到现代创新
天官赐福:元宵节民俗活动的文化传承
春节必备:冷烟花安全燃放指南
咖啡机清洗维护保养 每日每周每月不同的清洁方式
冷烟花安全燃放指南:仙女棒也要小心哦!
冷烟花安全燃放指南:仙女棒&电子烟火
赖声川:文化生态助力老城焕发新颜
大连烟花新规出炉,春节燃放看这里!
应急消防柜在智慧消防中的作用
巍山:小储水桶发挥森林防火大作用
什么是维生素B2?三大功效、摄入量与富含食物清单
月桂花与希腊神话的神秘联结(揭秘月桂花语中的希腊神话意象)
口腔溃疡是维生素C还是B2
鼻炎患者必知:耳鼻喉科挂号攻略
鼻炎患者必看:耳鼻喉科挂号攻略
《2024门苑电子刊》教你避免门球闪击犯规
隋青华解读门球新规,上海高东赛事展现新风貌
裂纹舌竟让你社恐?一文读懂裂纹舌与心理健康
舌尖上的裂痕,均衡营养来拯救!
裂纹舌:口腔健康的潜在威胁
HDF对透析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研究
凉拌蒜苔,独特的口感,丰富的价值,成为了许多家庭喜爱的选择
提升儿童专注力:针对注意力分散的有效训练策略
舒尔特方格训练儿童专注力的原理
如何让孩子更专注 实现高效学习?
八小时,双休工作制,利于人民的发展吗?
安全警示带的作用及应用
安全警示带的作用及应用
关于“瓦店贵人乡”的历史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