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团队在毫秒脉冲双星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我国科研团队在毫秒脉冲双星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引用
科学网
1.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6/525522.shtm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人员在毫秒脉冲双星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最短轨道周期黑寡妇脉冲星M71E提供了一种新的形成机制解释。
毫秒脉冲星的脉冲辐射蒸发伴星示意图。 云南天文台供图
毫秒脉冲双星是研究极端物理环境的一类重要天体,其自转周期一般小于30毫秒,仅能在微波或X射线的电磁波频谱上被观察到。它们通过长期吸积伴星的物质和角动量,来加快自身的转速,最终使自转周期达到毫秒量级,并导致表面磁场强度下降,这被称为脉冲星再循环过程。对毫秒脉冲星的研究,可用来限制中子星的物态方程。此外,短轨道周期毫秒脉冲双星,也是重要的低频引力波源。
此前,通过银道面脉冲星巡天项目,中国天眼FAST射电望远镜发现了最短轨道周期的毫秒脉冲星M71E,其轨道周期仅为53分钟,伴星质量约为0.01倍太阳质量。如此低的轨道周期和伴星质量,意味着该系统可能起源于极致密X射线双星的演化。同时,它们属于一类特殊的毫秒脉冲双星,即黑寡妇毫秒脉冲星。其伴星被脉冲星的脉冲辐射所烧蚀、蒸发,并逐渐被剥离掉物质。
基于2021年提出的极致密X射线双星的“中子星+氦星”模型等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王博与南京大学郭云浪博士等人,此次进一步考虑了伴星的蒸发过程。由于M71E可能位于M71球状星团,研究人员在计算中考虑了低金属丰度对演化轨迹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可解释M71E的系统特征,并指出该脉冲双星系统将终因中子星与伴星合并,演化成为孤立毫秒脉冲星。相关成果已在国际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在线发表。
热门推荐
新剧《一道密旨》:以“密旨”串联安史之乱中的帝王与伞匠
从史料到银幕:多学科融合让历史人物生动再现
1996年《汉武帝》获飞天奖:开创历史剧“大事不虚”先河
《宣武门》:用玉雕世家故事讲述北京百年变迁
3.2%高收视见证口碑:《上甘岭》如何平衡历史与艺术
古代最有才气的七位才子,唐伯虎根本排不上,第1位最有才也最狂
反传统的角色设定与精良制作:<对手>成年度口碑谍战剧
一首歌的诞生:《十五的月亮》背后的故事
《十五的月亮》:一首歌,一世情
宋家腾演绎《悬崖》交通员:用真实表演塑造抗战时期小人物
提前规划+灵活选择,这些技巧帮你省下机票钱
2005-2015:中国谍战剧四大经典作品的创新之路
探春的风筝与柳絮:远嫁背后的诗意
探春远嫁成王妃:从庶女到女王的逆袭之路
南安太妃选中探春和亲:一场命运的悲剧
国乒男单包揽前五,王楚钦稳居第一,多选手创排名新高
12月乒坛赛事密集:国乒将战世界杯、乒超联赛和老瓦杯
乒乓球入门训练指南:八大环节助你打好基础
古代走镖全攻略:镖师必须遵守的生死规矩
从选种到采收:水培蔬菜完整工艺流程详解
水质调节、过滤照明……养鱼必备用品选购指南
汉朝使者为何频遭杀害?三个历史案例背后的外交警示
沂蒙山云蒙景区:5A级森林氧吧,负离子含量全国第一
比乐山大佛早162年,太原蒙山大佛见证北齐佛教
从食品安全到宫廷斗争:解密古代御厨的步步惊心
心口疼快速缓解指南:运动、饮食、心理调节全方位应对
心口窝疼痛的四大原因与应对方法
运动、社交、睡眠和心理疏导:缓解抑郁心口疼的四大途径
心口窝疼痛的五大病因:从心包炎到食道疾病
莲子心冬季养生:清心降压,四类人群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