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元代诗人唐珙的《题龙阳县青草湖》是一首描绘洞庭湖秋景和诗人梦境的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世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原文
唐珙《题龙阳县青草湖》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风飒飒而起,广袤无垠的洞庭湖水,泛起层层白波,一夜愁思,湘君也多了白发。
醉卧扁舟,只见一片星光璀璨的世界,似幻似真、缥缈迷离。不知道是天上的星辰倒映在水中,还是我身处梦境呢?
注释
龙阳县:即今湖南汉寿。
青草湖:湖名。古五湖之一,与洞庭湖相连,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唐时属岳州巴陵县。
赏析
一、二两句,诗人由对眼前自然景色的深广感受而引起对神话中人的向往,借以对神话的幻想,反映出是时境界的逐渐深入。“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诗中境界由一“老”字带起。秋风飒飒,洞庭湖水渺渺茫茫。那景象,与春日轻漾宁静的碧水相较,是和乐世间另一面的深邃的人生。诗人所思所忆渐渐入深。所思所忆为何?诗人并未点明,只是从神话幻想中暗示出来。这样,诗的意境便有现实感幻觉两个层面。
三、四句,诗人借用梦境把情感的抒发推向高潮。“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诗人此刻已由前面的写景写事,完全进入第三层——写梦幻。虽然这里写到“醉”,但不是醉酒。实是“醉”于梦,“醉”于幻境之中。诗人笔下的“醉后”有两层含义:一是实指酒醉,诗人确实是在酒后,二是暗指“陶醉”,指欣赏美景以至于忘却了自我。而后面这层意思,才是诗人的主要意图所在。诗人醉眼朦胧中,看到了“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的幻境。是的,他看到了银河倒映在清清的湖水中,看到了人、船、银河的倒影荡漾在水中。星星的倒影随着水波而飘动,他仿佛觉得自己不是在湖中划船,而是在银河中荡桨,船舷周围都是闪烁的群星。多么迷人的景象,多么绮丽的幻境。
这首诗的构思十分新奇独特。诗人不去实写湖面如何广阔,而用“西风吹老洞庭波”来暗指;诗人也不去描写湖水如何清澈,而用“一夜湘君白发多”来暗示。这些手法都使得这首诗的意境更加优美,情感更加丰富。
创作背景
该诗是唐珙辗转漂泊到湘北青草湖时,于某个秋夜所做的纪游诗,创作时间不详。
参考资料:
江建高. 唐诗“孤篇”浅论[J]. 阅读与写作, 2006, (2):32-33.
(唐)李白等著·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11年
简析
《题龙阳县青草湖》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景,形容秋风之衰飒肃杀; 后两句写人,描绘诗人的潇洒豪放之态。其衰飒之景与豪迈之情,不仅对照强烈,而且转接无痕。诗人追求情感的如实表达,不拘泥于表面的相似,因而写来不拘一格,构思非凡,超然脱俗。无论写景叙梦,都有虚有实,惝恍迷离,营造了缥缈奇幻的诗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