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膏菜:一种迷人的食虫植物
茅膏菜:一种迷人的食虫植物
茅膏菜(Drosera pelata Smith ex Willd.Var.Lunata)是一种食虫植物,喜欢生长在水边湿地或湿草甸中。其叶面密被分泌黏液的腺毛,花白色或带红色,总状花序。多年生柔弱小草本,高6~25厘米。根球形。茎直立,纤细,单一或上部分枝。
形态特征
茅膏菜为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有球根或须根,多数植株矮小,高约不足1厘米至十多厘米,也有少数球根类品种可达1米左右。叶连座状丛生或单叶互生,匙形、带形、卵圆形或线形,叶面长有许多红色、绿色或黄色的腺毛,可分泌粘液将小虫粘住。花通常多花排列成顶生或腋生的聚伞花序,一般有5片白色或粉红色花瓣,通常上午开放,下午闭合。蒴果成熟时开裂,散出细小的种子。
生态习性
茅膏菜不能适应寒冷或暴晒等自然环境,对恶劣的环境没有很强的抵御能力,寒冷与炎热地带不适宜生存。由于茅膏菜根系很不发达,自身又缺少叶绿素,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它们获得了捕捉昆虫来补充体内的氮素等养分不足的奇特本领。
栽培技术
茅膏菜属植物叶面密被分泌黏液的腺毛,当昆虫停落在叶面时,即被黏液粘住,而腺毛又极敏感,有物触及,便会向内和向下运动,将昆虫紧压于叶面。当昆虫逐渐被腺毛分泌的蛋白质分解酶所消化后,腺毛重新张开再次分泌黏液,故能常在叶片上见到昆虫的躯壳。这类植物本身有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根系极不发达,因此靠捕食昆虫就能弥补其氮素养分的不足。
土壤气候
喜新鲜和湿润的空气。土壤以泥炭土加切碎的泥炭藓混合配成;但不宜碱性土壤栽培。
种植
种子繁殖,于冷室或温床内播种,撒播,不履土。出芽后用泥炭土进行分植,也可用扦插繁殖,用根扦插;切成小段,每段长1寸,平放在泥炭土中,保持温暖湿润,即生根出芽。
其他要求
- 基质:一般可使用泥炭2份,珍珠岩或河沙1份的通用配方,也可使用纯水苔或纯泥炭,球根种群可使用颗粒土,如盆浸法种植可使用1份泥炭,1份珍珠岩或河沙混合。
- 水分:使用低矿物质浓度的水源,生长季节可保持基质较高湿度,适合采用盆垫底部供水,植株不宜经常喷水,以免使腺毛的“露珠”难以形成。休眠期需干燥些,但不能干透,防止烂根。
- 湿度:茅膏菜的空气湿度应保持在50%以上,较高的湿度能使腺毛的“露珠“更大,观赏性更佳。
- 温度:生长适宜温度15~25度,矮小种群、球根种群、温带种群在4~30度可保持生长,最低可承受0度的低温,30度以上多数会休眠。热带种群应控制在10~38度,冬季需保温。
- 光照:大多数茅膏菜喜欢光照,充足的阳光能使植株颜色鲜艳,但夏季强光为防止晒伤须遮荫,没有光照会使植株呈现绿色。
- 养份:在生长季节,使用通用复合肥等稀释五千倍喷施叶面,每月1~2次。施肥宁可薄肥勤施,切勿浓度过高,以免造成肥伤甚至肥死的严重后果,没有经验请勿随意施肥。不建议采用投喂食物的方法提供养份,以免影响观赏性。
繁殖方式
- 扦插:大多数茅膏菜都可使用叶插繁殖,把整片叶子从母株上切下,斜插或平放于洁净的基质上,保持高湿度和明亮的光线,约1个月左右可长芽。一些根、茎粗壮的品种,如叉叶、好望角、孔雀等也可用根段或茎段扦插,操作和和叶插相同。
- 冬芽:以矮小种群为主的一些品种,在冬季低温的刺激下,莲座状叶的中心会长出许多珠芽,俗称冬芽。等珠芽成熟后会脱落,这时及时采收(可用湿牙签拨取),采收后立即播种(珠芽不耐保存),可放于洁净的基质的表面,保持高湿度和明亮的光线,一般2周左右出芽。
- 播种:大多数茅膏菜开花后会自然结出许多细小的种子,也有个别品种如叉叶茅膏菜等需异花授粉后才能结种,种子一般可保存三年左右。播种时可直接撒于洁净的基质表面(切勿盖土),保持高湿度和明亮的光线,温度保持在25度左右,约一个月发芽。温带地区的品种需要低温刺激才容易发芽,可在冬季、春季播种,或播种后冰箱冷藏一个月。
分布区域
茅膏菜科植物在我国的分布,除貉藻Aldrovanda vesiculosa L. 和圆叶茅膏菜Drosera rotundifolia L. 分布于东北外,其余分布于长江以南;长叶茅膏菜Drosera indica L.、宽苞茅膏菜Drosera spathulata Labill. var. loureirii Y. Z. Ruan和长柱茅膏菜Drosera oblanceolata Y. Z.Ruan 等仅见于近海地带或海岛。产云南、四川西南部、贵州西部和西藏南部。生于1200-3650米的松林和疏林下,草丛或灌丛中,田边、水旁、草坪亦可见。
药用价值
茅膏菜全草含矶松素、茅膏醌、羟萘醌、氢化萘醌等多种醌类成分。腺毛分泌物含类似胰酶的蛋白酶。性味甘辛,平,有毒。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草有毒,叶的水浸液触及皮肤,可引起灼痛、发炎;家畜误食可出现氢氰酸中毒症状。球茎局部外敷,有止痛作用,可治风湿和跌打伤,但久敷易起泡。口服后有耳鸣、思睡现象。
茅膏菜可用于治疗疮毒、瘰病。治胃痛,赤白痢,小儿疳积,跌打损伤。内服:煎汤,1~3钱;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
文化背景
茅膏菜的叶上长着像露珠一样晶莹剔透的腺毛,这就是它们的捕虫器。就在腺毛的顶端有一个球状体,时常呈现出鲜艳的色彩,大多为红色,上面布满腺体,能分泌吸引昆虫的蜜汁与粘液的混合物和消化酶,外表就像嵌有红宝石的水晶,如此的精美都无法想象这就是昆虫的死亡陷阱。当挡不住诱惑的昆虫来采食时,却发现自己已被粘住,恐慌中竭力的挣扎,结果周围的腺毛一起弯过来,有时叶片也会随之卷起,粘的更牢了。无法逃脱的昆虫被这些腺毛消化吸收,等消化吸收完全后,叶片和腺毛又重新展开,等待新的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