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让喝的“米汤”是什么?和粥有什么区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常让喝的“米汤”是什么?和粥有什么区别?
引用
1
来源
1.
https://life.sun0769.com/shb/202503/t20250307_16392621.shtml
在中医养生建议中,“米汤”常被推崇为调养身体的佳品,尤其是针对体质虚弱、消化不良或病后恢复的人群。但许多人分不清“米汤”和“粥”的区别,甚至误以为两者是一回事。
米汤:中医眼里的“平民补药”
米汤,又称“米油”或“米饮”,是用大米(或小米)加水长时间熬煮后,滤去米粒留下的浓稠汤水。中医认为,米汤性味甘平,归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生津止渴的功效。
《本草纲目》中记载:“米油,滋阴长力,肥五脏百窍”。其精华在于米中淀粉和微量营养物质的充分溶解,质地清润,易于吸收,适合作为温和的食疗方。
中医推荐米汤的典型场景:
- 病后体虚、食欲不振时补充能量;
-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的日常调理;
- 婴幼儿辅食或老人流质饮食的选择;
- 夏季出汗多,用米汤补充津液、防暑热。
米汤 vs 粥:四大核心区别
虽然米汤和粥都以大米为原料,但二者从制作到功效均有明显差异:
制作方法不同
- 米汤:大米与水的比例通常为1:8至1:10,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熬40分钟以上,待米粒完全开花、淀粉充分溶出后,过滤掉米渣,仅保留汤水。
- 粥:米水比例约1:5至1:6,熬煮至米粒软烂,米与汤融为一体,无需过滤。
质地与成分不同
- 米汤:质地清澈或微稠,主要成分为糊化的淀粉、少量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几乎不含纤维,更易被肠胃吸收。
- 粥:浓稠绵密,保留米粒的完整结构,含有更多膳食纤维和完整米粒的营养。
中医功效侧重不同
- 米汤:以“补津液、养胃气”为主,适合快速补充能量、缓解口渴,尤其适合胃气不足(如呕吐、腹泻后)或需减少消化负担的人群。
- 粥:以“健脾胃、充饥”为主,能提供饱腹感,适合日常调养脾胃功能,促进肠道蠕动。
适用人群不同
- 米汤:婴幼儿、术后患者、脾胃极虚弱者、高热脱水人群。
- 粥:普通人群日常养生,或轻度消化不良者。
如何正确熬一碗“合格”的米汤?
中医强调米汤的熬制需讲究火候与选材:
- 选米:优选粳米(短粒米)或小米,淀粉含量高,易出“米油”。
- 熬煮:水量充足,全程小火慢炖,避免中途加水;熬好后静置片刻,表面会凝结一层细腻的“米油”(中医视其为精华)。
- 调味:传统米汤不添加其他食材,若为增强功效,可搭配少量山药、红枣(需滤渣)。
温馨提示
- 糖尿病人慎用:米汤升糖指数较高,需遵医嘱控制摄入。
- 不宜完全替代正餐:米汤营养较单一,长期饮用需搭配蛋白质、蔬菜等。
- 区分“米汤”与“稀粥”:稀粥含米粒,消化负担略高于纯米汤,需根据体质选择。
米汤作为中医食疗的经典方,看似简单却蕴含“以柔养人”的智慧。它与粥各有所长,关键在于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下次再听到中医说“喝点米汤”,可别把它和粥混淆啦!
热门推荐
人日:从唐代“大狂欢”到现代“团圆宴”
康普茶是什么?一天喝多少、什么时候喝?营养师解构功效与副作用、附自制康普茶食谱
东北才是国内赏秋天花板
春节“三贴”:贴春联,贴福字,贴门神,有六大禁忌
南瓜子仁的功效与作用 你知道吗
秋游张家界:绝美风光等你来打卡!
凤凰古城和张家界:一场人文与自然的完美邂逅
荷兰自由行:从阿姆斯特丹到海牙的浪漫之旅
海上马车夫:荷兰黄金时代的兴衰
秋冬徒步黄山攻略:路线、装备与安全指南
电饭锅跳闸?教你快速搞定!
苏泊尔&美的电饭锅故障自救指南
电饭锅保养小窍门:你做对了吗?
运动促健康 98岁成都老奶奶丁文渊动出精彩
永春旅游十大景点排名,永春一日游必去景点推荐
正月初七人日节,这7个传统习俗与禁忌,寓意:七星高照迎好运
初七“人日”:庆祝生命与家庭团聚的传统节日意义
桂枝汤的组成及煎服法是什么?
中华田园犬才是血统最高贵的狗?研究表明“土狗”是所有狗的祖先
中华田园犬的特点和性格
微信历史记录怎么恢复?这样操作快速恢复回来,分享4招!
文化中国行|河北蔚县:社火闹新春 古城年味浓
野性四季:珍稀野生动物在中国
改善失眠的食物清单:哪些食物有助于深度睡眠?
南瓜籽的营养秘密:推荐无调味的健康吃法
1998年出生的你,属虎还是属牛?
1998年两次日食:科学原理与文化意义
揭秘《蛟龙行动》:“龙鲸号”的真实故事
《蛟龙行动》揭秘现代海军作战新趋势
王俊凯首演军人诠释声纳兵,揭秘《蛟龙行动》幕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