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仑集卡司机的行业难题有了“新解法”

创作时间:
2025-03-20 08:34:4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仑集卡司机的行业难题有了“新解法”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602574

北仑位于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的核心港区,承担着港区集装箱运输的重要功能。这里拥有两个吞吐量超1000万标箱单体码头,营运货车2.88万辆,货运司机总数约3万人,位于柴桥的北仑集卡运输服务基地更是国内港口首个一站式第四方物流综合服务平台。人车往来,经济活跃,但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也日渐增多。

为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法院深度梳理近三年约400起涉集卡行业纠纷,发现存在用工关系判断难、车辆挂靠风险高、车辆买卖隐患大、车辆统筹乱象多“四大难题”。对此,北仑法院以司法建议的方式向宁波市北仑区交通运输局提供破解之道,做好“师傅们”的法治守护者,让集卡司机群体放心工作、安心生活,全面助力国际一流强港建设。

普法教育+法律服务,解决维权烦恼

处理涉集卡行业相关纠纷时,法院经常会遇到此类疑问。经调研,集卡车驾驶员以中年群体为主,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存在法律知识薄弱、自主维权能力较弱的问题,在用工、挂靠、保险统筹等方面存在许多风险点,而诉讼成本又往往较高。因此,为其提供更便利、更丰富、更专业的普法及维权帮助系现实所需。

针对这一问题,司法建议提出拓展“线上+线下”普法宣传教育,提供“常态化+专业化”维权法律服务,提升群体法律素养的同时,降低依法维权成本。

“我们建议区交通运输局可以就多发易发的风险点编制风险防范提示手册、典型案事例宣传册,在集运基地、物流园区、司机之家等线下驾驶员聚集点分发。同时以柴桥集运基地、霞浦物流园区为据点,通过引入律师、法律工作者、退休法律从业人员等为驾驶员提供常态化法律服务。”北仑法院柴桥法庭庭长彭晓晓表示。

据宁波市北仑区交通运输局反馈,他们已联合集卡协会,通过设立法律顾问、开展“法律宣传月”“法治宣传日”等活动,为集装箱卡车驾驶员提供常态化的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同时,通过加强与司法局、人社局等相关单位的合作,积极与物流园区、集运基地等单位联络,在物流园区、集运基地配合开展法律讲座、法律咨询、法治展览、宣传册分发等线下活动。

交通运输局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我们经过协同合作在“智序港城”等新媒体平台开辟普法专栏,打造普法宣传新阵地,通过搭建合力桥梁,营造浓厚普法氛围,让法律知识走近每个集卡司机,共同促进装箱卡车驾驶员权益保障行动的深入开展。”宁波市北仑区交通运输局安全法规科科长宣鲁锋介绍道。“我们还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了读书角,不定期向集卡司机发送典型案事例宣传册及风险提示卡。”

党群服务中心读书角

典型案事例宣传册及风险提示卡

同时,北仑法院积极发挥“法管家”的作用,通过联合设置的集运基地“彭不红”工作室开展线下普法活动,解答集卡司机的涉法问题等方式定向输送高质量司法服务。宁波市北仑区交通运输局积极组织集卡司机利用这一平台参与线下活动并观看“彭不红”普法视频,实现普法互动性和吸引力“双提升”。

交通运输局组织集卡司机观看“彭不红”普法视频

部门监管+行业自治,应对治理困境

“由于书面协议缺失或不规范,产生纠纷后,集卡司机常常就其主张的用工关系面临举证不能的难题。我院近三年受理的相关纠纷调撤率仅65.60%,较全院平均调撤率74.79%明显偏低,超25%的案件因证据不足,判决驳回驾驶员方全部诉讼请求。”北仑法院审管办(研究室)主任廖次艳表示。

由于集卡行业的特性,当前行业内部因相关合同不完善导致争议多发、维权困难,只有针对性加以改进,才能减少争议空间、便利依法维权。

“我们建议职能部门在加强集卡行业监管的同时,加强指导引导,充分激发行业自治活力,从而推动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行业协会就可以做很多工作,比如带头制定集卡车驾驶员劳动合同、车辆挂靠协议模板,规范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重要法律条款,在后续应用过程中引导他们进行积极适用,源头治理行业乱象。”北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杜宇表示。

收到建议后,宁波市北仑区交通运输局高度重视,“我们已经积极对接区集卡协会强化行业指导。目前,集卡协会已聘任法律顾问,制定了劳动用工、车辆挂靠协议、货物运输等标准合同,明确规范了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重要法律条款,尽量从前端预防减少后期可能发生的合同纠纷。我们还将出台《宁波市北仑区集装箱道路运输行业信用评价办法及细则(试行)》,将相关案件的败诉及执行情况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切实将劳动用工权益保护纳入行业信用评价体系。”

强化机制+培优人才,畅通多元解纷

“近三年年均涉案驾驶员逾200人,诉讼案件(不含破产案件)总数约400件。”司法建议中的这组数据,侧面反映出行业解纷的迫切性。

近年来,在北仑陆续建成四个“司机之家”、公路驿站等民生实事项目的背景下,涉集卡车行业规范管理和从业人员权益保护有了显著提升,但集卡司机仍属于涉诉突出群体。

经梳理,当前涉集卡司机纠纷存在类型化程度高、诉前化解力度不足等问题,亟待建立健全诉前调解机制,推动行业纠纷行业解。

为此,北仑法院建议借助行业协会、工会等组织基础,建立涉集卡类纠纷的诉前调解组织,同时与人社局、司法局、法院等加强联动,健全“调解为主、诉讼断后”的矛盾纠纷分层过滤机制。

“其实司机队伍里也有很多能人巧匠,部分积极性高、较有威望的党员驾驶员、志愿者都可以纳入到调解员队伍中来,配齐配强调解人才库,通过以老带新、开展专业培训、组织观摩法庭等方式提升调解能力和水平,实现更多纠纷源头化解、就地化解。”北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宁波市北仑区交通运输局反馈,通过积极与行业协会沟通协调,以建设北仑式“枫桥经验”站所为契机,邀请威望较高的行业带头人、党员驾驶员、志愿者等进入调解员队伍。同时,积极沟通联系人社局、司法局、法院等相关部门,共同推动形成“调解为主,诉讼断后”的局面,最大限度把各类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