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一局自主研发建筑平移技术,创吉尼斯纪录
中建一局自主研发建筑平移技术,创吉尼斯纪录
近日,中国建筑业协会公布了行业年度十大技术创新名单。中建一局自主研发的"狭长柔弱建筑物长距离旋转平移关键技术"从117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获评行业年度十大技术创新。
该技术是中建一局依托厦门后溪长途汽车站主站房旋移工程开展的科技攻关,创下了建筑"旋转平移距离最远"的吉尼斯纪录,并荣获中建集团与行业协会等多项大奖及全球BIM大赛最佳实践奖。
稳固可靠:带整体地下室平移
中建一局研发采用带整体地下室平移方案,以托盘梁作为上部结构平移转换基础,将上部结构荷载、下部竖向顶升力以及水平动力有效且可靠地传递。针对原址、过渡段、新址不同的基础形式,对轨道梁进行专项设计研发。
在整体移位过程中,移位托换技术的应用能够使上部结构和原有基础形成分离,确保建筑平移旋转时的整体稳定,以及狭小空间新旧墙柱连接,实现逐级卸载实时监测,保障结构连接及受力转换时的安全可靠。
装备研发:交替式步履行走器
该技术重点在托盘梁底部设置的数百只液压步履行走器,确保了上部结构荷载的稳定、高效传递。凭借PLC移位电脑控制系统反馈的位移信号,自动精确调整步履行走器的位移量,精度达到2毫米以内,保证整体位移协调和动态平衡。
该技术解决了传统平移方法存在的操作复杂、效率低、安全性低及无法一次性移位到位的技术问题,降低了对轨道梁表面精度的要求,提高了平移施工的安全性及现场的劳动效率。
智慧呈现:物联网+BIM实时监控
该技术结合物联网+BIM远程移位监控系统,对建筑工程进行实时监测并处理分析。对建筑物应变、构件裂缝、房屋整体姿态、竖向不均匀变形、动力特性等监测系统会以直观化图表实时显示监测数据的变化和数据代表的风险程度。
不仅能够实现查看测点的数据及状态,还能实现对监测数据的自动报警功能,实现旋转平移全过程的可视、立体、实时化监测及反馈,确保建筑的稳定及安全。
曲线平移:多项设备综合纠偏
对于"体量"大的建筑,旋转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微小移动偏差。这项技术使旋转平移建筑物在移动过程中将传统的被动纠偏变为主动纠偏,采用限位梁、液压控制系统等设备对建筑进行智能、实时、自动的纠偏。
不仅能确保建筑物沿既定路线行走,实现平移精确就位,还能极大程度上提高旋转平移的施工效率,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径向纠偏难度和风险,简化工序、人员和设备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