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孔子的《春秋》为什么从鲁国第十四代国君鲁隐公开始记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孔子的《春秋》为什么从鲁国第十四代国君鲁隐公开始记载?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36121087_121144261/?pvid=000115_3w_a

《春秋》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公元前481年)长达242年的历史。那么,为什么孔子会从鲁国第十四代国君鲁隐公开始记载呢?

《春秋》是我国周代鲁国的史书,也是中国最早使用编年体写的史书。它记载的是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公元前481)长达242年的历史。公元前1040年周公平叛后,为了稳定东方局势,分封了自己的七个儿子就封诸侯,其中鲁国首任国君就是周公的长子伯禽。伯禽传了十三世到了鲁隐公,此时距离平王东迁过去了22年,孔子的著作《春秋》由此开篇。

孔子写《春秋》是从鲁国第十四代君主鲁隐公(公元前722年)开始记述的,不是为了纪念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更不是因为鲁国之前的历史无法考证。而是孔子希望通过褒扬鲁隐公以庶子继承国君之位却坚定地维护了宗法制最后导致身死的故事,让天下人重新重视,遵守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要知道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正是礼崩乐坏的时代,自西周初年定下的宗法制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从天子到诸侯,从诸侯再到士大夫,可谓是层层失控。不但下克上成风,而且小宗驱逐大宗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著名的“曲沃代翼”和“庄公克段于鄢”。这些无视等级伦理的事件层出不穷的发生,直接破坏了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同时,此种无视宗法等级秩序的行为也间接导致了诸侯之间的相互征伐,不但消耗了国力,而且也让四方蛮夷戎狄起了觊觎之心。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