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性的弱点》:和人搞好关系的秘诀不是分享成功和喜悦,而是做到这3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性的弱点》:和人搞好关系的秘诀不是分享成功和喜悦,而是做到这3点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301/15/34832695_1147903031.shtml

在当今社会,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个人的成功和幸福至关重要。《人性的弱点》一书为我们揭示了与人相处的三大秘诀:不分享自己的成功和喜悦,让他人感到重要,以及避免改变他人的认知。这些看似简单的建议,却蕴含着深刻的人际交往智慧。

社会是一张错综复杂的网,我们只是网中的一个小点。
要想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生活中获得幸福,我们必须学会在这张大网中摆好自己的位置。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告诉我们:
一个人在经济上的成功有百分之十五归功于自己的专业知识,而百分之八十五归功于人类工程学——也就是个人的人格魅力和与人相处的能力。
要想让自己讨人喜欢,获得他人的支持,就必须明白人性的基本特点,即人的最原始的目标是获得认可和取得优越感。
换言之,我们只有认可他人,把他人放在优越的位置上,我们才会赢得他们的支持。
和周围人搞好关系的秘诀就是不分享任何让自己感到骄傲和令自己开心的事,把对方看得比自己重要,永远不试图改变别人的认知!

不要分享自己的任何成功和喜悦,要对他人感兴趣!

富兰克林说:求别人帮个小忙,更容易给人留下好印象。
为什么如此呢?因为求人帮一个小忙,就会让对方不费什么力气就快速提升自己的优越感和幸福感。当一个人心情愉悦的时候,他就会向身边的每一个人展露微笑,在这种情境下,你就很容易给他留下良好的印象。
而分享自己的任何成功和喜悦都是在向别人展示自己的优越感,快乐了自己,却让别人心里不是滋味,甚至是对对方优越感的一种严重冒犯。
我们必须明白这一点,自我表露只能留给为数极少的亲密关系。除了最爱你并能从你的成功和喜悦中获益的人之外,不会再有人真的在意你的进步和幸福。
轻视你的人会因为你的进步而悄悄远离你,你的进步降低了他一直沾沾自喜的优越感。你最好的朋友表面上会恭喜你的成功,但内心也会暗暗嫉妒你,你的成功也同样削弱了他的地位。
朋友之间,分享鸡零狗碎、伤心烦恼总是最受欢迎的。善于自黑的人往往最易赢得朋友的喜欢,因为这会让朋友感觉到他比你过得更好。
要想与人搞好关系,最大的秘诀就是少谈自己,而是竭尽全力地将话题和注意力投到对方身上。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说:
“如果你能够发自内心地对他人感兴趣,那么你将会很快赢得很多朋友。因为人们对自己更感兴趣,在500个电话会话中,'我’这个词使用了3900次。”
社交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娱乐自己或是证明自己,而是达成我们的目标:不糊里糊涂地惹人忌妒,甚至树立敌人,而是努力地从对我们有益的人那里获取价值。
因此,永远不要分享任何让自己感到骄傲或开心的事,要把成功和喜悦深埋心底,即便在最好的朋友面前也要保持低调,我们要将全部的兴趣用来关注别人,当我们习惯于以微笑和倾听的方式与人相处,记住他们的名字,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当我们给人赋能而不是向他人索取能量时,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拥有一个好人缘。

要让别人感觉很重要,而不是把自己放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上。

以居高临下的方式和人说话,意味着主动与人拉开距离,这并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也不能抬高自己的地位,只能让人感觉到你在故意疏远别人,或者很不懂礼节。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说:
“关于人类行为,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法则,如果我们能够遵守这条法则,那么我们将几乎不会遇到麻烦。事实上如果我们遵守这条法则,它将会给我们带来数不清的朋友以及持久的幸福。但是如果我们违背了这条法则,那么无穷无尽的麻烦马上就会找上门来。这条法则就是:永远让别人感到自己很重要。”
满足一个人'被重视'的心理需求,最有效的方式是真诚地赞赏其引以为傲的特质,从而将正向情感价值准确传递给对方。
在《人性的弱点》中,卡耐基分享了一个极具启发性的生活片段。
某日,他在邮局办理挂号信业务时,注意到柜台后的办事员因繁重的工作和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而显得疲惫不堪、态度冷淡。敏锐的卡耐基意识到,这正是实践人际交往艺术的绝佳机会。他静心观察,试图发掘这位陌生人身上值得赞赏的特质。
当轮到卡耐基发邮件的时候,他热情地说:“我要是有你那一头好的头发该多好!”
这一句话,一下子打动了冷漠而烦躁的办事员,因为一头好头发正是他引以傲的特质,他立刻抬起头,愉快地和作者攀谈起来。
当我们触及他人渴望被重视的心理需求时,人际交往便会变得顺畅自然。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从中获益,关键在于调整自我定位:要将自己的位置 放低,用发现的眼光探寻对方的闪光点,并以真诚的态度表达赞赏。
欣赏他人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其核心在于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浅薄者往往轻易批评他人的不足,而智者则致力于发掘并赞美他人的优点——这一过程虽具挑战,却能为双方带来深远的精神愉悦和情感满足。

永远不去改变他人的认知!

世界上最蠢的事莫过于纠正别人的认知。
毛姆在短篇小说《雨》中描写了一位十分执着的神父,他要挽救被困旅馆中一位妓女的灵魂,于是想尽办法说服总督,要求妓女坐暴雨后的第一班船返回家乡,重新做人。
神父在精神快要崩溃的妓女的要求下,每天坚持到她的房间为她祷告。
就在神父精疲力尽,自认为快要成功的时候,人们却在海边的沙滩上发现了他手拿剃须刀的尸体。
而那位妓女则迅速恢复了自己的本色,又开始在房间放起音乐过起自己放荡的生活。
神父大概永远搞不懂妓女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追寻的优越感,即便那是一种堕落,但在她的世界里,那就是快乐。
一个人想搞坏一段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截了当地在别人的脑子里种下一个种子,然后再等着开花结果。
王小波说:不要把别人的脑子当鸡窝,下完蛋却不告诉别人下一步怎么办。
好为人师或者随意地否定别人,即便你完全正确,也极少会有人感激你的好意,往往只能激发对方的愤怒。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说:
“要想赢得别人按你的方式思考,就要永远避免辩论,永远不说你错了,要以友好的态度开始对话,经常说'是的,是的’,真诚地站在别人的观点上看问题。”
他人认知的改变,从来都是自己撞在了南墙上而不得不改变,或者因我们的改变而悄然地随之改变,永远不要去改变别人的认知,这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交际原则。
在这个充满竞争与比较的社会中,真正的人际智慧不在于彰显自我,而在于照亮他人。当我们学会放下自我中心,以谦逊的姿态欣赏他人的独特价值,我们便开启了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这种智慧不是简单的社交技巧,而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它要求我们超越表面的得失,在给予他人价值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