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一周年:雄安新区建设成就显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一周年:雄安新区建设成就显著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249740

2025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第11个年头。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在交通、教育、医疗、产业、生态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展现出一座现代化"未来之城"的崭新面貌。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十一年来,雄安新区统筹推进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交通、公共服务、产业、生态等重点领域持续突破,取得明显成效。

交通一体化持续深入

协同发展、交通先行。雄安站已开通京雄城际,可实现20分钟直达大兴国际机场,50分钟抵达北京西站。


雄安站已开通京雄城际,可实现20分钟直达大兴国际机场,50分钟抵达北京西站。

为进一步加强与北京的交通联系,雄安至大兴机场的轨道快线正在建设。雄安新区对外骨干公路网加快构建,建成津石高速及京雄、荣乌新线、京德高速一期,连同既有的京港澳、大广、津雄高速,形成"四纵三横"对外高速公路网。


雄安新区对外骨干公路网加快构建,形成"四纵三横"对外高速公路网。

2023年京雄高速全线通车,京雄两地1小时高速公路通达成为现实。目前,京雄高速公路河北段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雄忻高铁、雄商高铁建设有序推进,石雄城际开工建设,雄安新区加快融入"轨道上的京津冀",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教育医疗协同多点发力

2017年,京冀两地签署《关于共同推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北京市以"交钥匙"方式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三校一院"。2023年,"三校一院"顺利开学开诊。


"三校一院"顺利开学开诊,为雄安新区教育医疗发展注入新动力。

截至目前,京津冀74所优质学校与雄安建立合作关系,北京四中雄安校区教育集团成立,新区成立了16个名校长工作室、40个名师工作室,组建了近300人的专兼职教研员队伍。截至2024年12月底,首批4所疏解高校已有3所高校雄安校区首批开工项目完工,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第一组团、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一期工程、北京交通大学雄安校区A组团项目陆续开工建设。第二批5所疏解高校已确定选址和用地规模,优质教育资源加速汇集雄安。

医疗卫生资源也正源源不断引入雄安。雄安新区与17家京津医院畅通绿色转诊通道,11家京津冀医院建立医联体,7家医疗机构实现60个检验项目京津冀鲁互认,12家医疗机构实现50种影像京津冀互认,为患者就医提供了极大便利。雄安宣武医院2024年门诊量达18.9万人次,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开工建设,北京协和医院国家医学中心(雄安院区)开工在即,雄安新区医疗服务体系日趋强大。


雄安新区医疗服务体系日趋强大,为群众提供便捷医疗服务。

京雄同城化驶入快车道

雄安新区牢牢把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这个初心,紧密衔接中央层面疏解方案和激励政策,推动出台疏解实施意见和用地、住房、户籍、人才、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医保、金融、企业创新发展等10个方面配套实施方案,新区层面"1+10"疏解配套支持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雄安新区"1+10"疏解配套支持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推动新区医保待遇实现京雄同城化,出台职工基本医保和补充医保政策,实现筹资标准与北京一致。推出北京疏解企业跨省"一键迁移",推动20类北京电子证照"扫码亮证"共享,192项京雄政务服务实现"同城化"办理,209项资质资格互认,"京津冀+雄安"471项服务事项"一网通办",286项服务自助办理。

京雄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实现公共交通、就医购药等场景两地互通,发卡量超48万张。新区公积金缴存标准实现与北京同步。政策创新、业务协同、数据共享,京雄两地百姓的距离正在进一步拉近。

产业协同发展迸发强劲动力

雄安新区坚持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相结合,项目和政策两手抓,接续引进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等。截至目前,央企在雄安设立各类分支机构超过300家。


央企在雄安设立各类分支机构超过300家,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国星网所属4家二级单位正式迁驻雄安新区,中国中化大厦、中国华能总部大楼进入装修收尾阶段,中国矿产总部项目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投入运营,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揭牌运营,雄安高新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雄安中心启动运行,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在雄安新区成立。作为京津冀海上门户的天津港成立雄安新区服务中心,为雄安提供了便捷的出海通道,助力新区融入全球市场。

绿色宜居画卷徐徐铺展

雄安新区的生态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截至目前,雄安累计造林48.1万亩,绿化面积达74.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新区设立前的11%提升至35%。


雄安新区累计造林48.1万亩,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

白洋淀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水标准,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野生鸟类达到295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了89种,野生鱼类恢复至48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了21种。


白洋淀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水标准,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

雄安郊野公园、悦容公园、金湖公园等众多公园建成投用,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加速构筑

容东、容西、雄东等新建片区15万名群众喜迁新居。建设儿童友好、青年发展、老年幸福城市,打造首批40个儿童友好实践基地,开展"社区食堂"等各类助老服务。累计建成林荫停车位2127个、足球场246个、直饮水点130处,城市功能持续完善。多个高品质市场化住宅项目启动销售,雄安国际酒店、雄安奥特莱斯等高品质办公、商业配套服务设施相继投用。


容东、容西、雄东等新建片区15万名群众喜迁新居,城市功能持续完善。


雄安国际酒店、雄安奥特莱斯等高品质配套服务设施相继投用。

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区域,雄安新区这座现代化城市正拔节生长,城市雏形全面显现。随着建设的深入推进,这座"未来之城"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增添新动能。

本文原文来自新华社,发布于2025年2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