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67岁男新年胸痛冒冷汗忍2天才就医 高血压心梗风险增2倍!糖尿病高血脂也难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67岁男新年胸痛冒冷汗忍2天才就医 高血压心梗风险增2倍!糖尿病高血脂也难逃

引用
1
来源
1.
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52657

春节本是喜庆的日子,但有些家庭却在医院度过了这个节日。一位67岁的男性患者,因胸痛、高血脂和高血压等慢性病引发心肌梗塞,最终在医院度过春节。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及时就医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高血压高血脂控制不佳 吸烟男胸痛延误就医

麻豆新楼医院心脏内科医师苏柏学说明,该患者过去有高血压和高血脂,一直在邻近诊所接受药物治疗。春节期间,患者感到胸口闷痛,并放射到背部,伴有冷汗,但因不想在春节期间就医,直到大年初一才到医院急诊。检查显示患者有明显心肌缺血的迹象,确诊为心肌梗塞,立即收治加护病房住院治疗。

患者起初先接受药物治疗,在病情控制后,初三安排进行心导管检查及治疗。苏柏学表示,由于患者长期吸烟,导致冠状动脉严重钙化及狭窄。在进行气球扩张时,甚至发生严重的血管破裂并发症,紧急置放支架处理保住患者性命。尽管整个治疗过程相当复杂,所幸术后病情逐渐稳定,即将转入普通病房继续观察。

胸痛别拖!及早就医把握黄金抢救时间

苏柏学进一步分析,这名患者虽然有明显的胸痛症状,包括胸口闷痛、疼痛放射到背部、冷汗等症状,但他仍然忍了一天之久才就医。

虽然根据统计,因胸痛症状至心脏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最后真正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的比例只有2%至4%,大部分的胸痛是由骨骼肌肉疼痛所引起,其次依序为肠胃道或呼吸道问题所导致,还有约10%的病人是属于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

苏柏学强调,疏忽胸痛症状而延误就医,可能会危及生命。即使及时抢救回一命,但若心肌受到严重损伤,往后仍可能演变成严重的心脏衰竭。

口干舌燥竟是心梗!心梗症状多样要小心

苏柏学指出,最典型的心绞痛症状,通常是感到胸口有如大石压住般的闷痛及透不过气,持续时间从数秒到数分钟不等,休息后可获得缓解。而在爬楼梯、搬重物或快走等运动过程中,胸闷、胸痛的症狀会更加劇。

由于这类症状可能是间歇性的,一下好一下发作,会被误认为是肌肉痛或消化不良,许多病人往往在被详细询问后,才惊觉自己长期以来一直忽略胸闷的状况。事实上,这很可能就是狭心症(又稱穩定型心絞痛)的表現,建议應盡快尋求心臟科醫師的診治。

至于持续且严重的胸痛,通常是急性心肌梗塞发作的征兆。患者可能会感到胸前有剧烈的压迫感,彷佛被大石压住或大象踩踏般的沉重不适,疼痛还可能扩散至左肩、下巴、手臂等部位,并伴随喘不过气、恶心或冒冷汗等症状。这些都是心脏病发作最典型的表現,患者通常无法明确指出单一疼痛点,而是一整片区域的不适感。

苏柏学提醒,并非每个心脏病发作的患者都会出现上述典型的胸痛症状。他曾有病患是以「口乾舌燥」為主要表現,因此他起初就醫時誤以為自己是肝臟方面的問題,最後才查出是心臟病所致。

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使心脏病发风险倍增

苏柏学提醒,根据国健署调查发现,54岁以上壮世代有77.2%患一种以上慢性病,而慢性病也会升高心脏病发的危险,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都有危险:

  • 高血压:罹患心脏病的机率增加1.9倍

  • 糖尿病:罹患心脏病的机率增加1.5倍

  • 高血脂:罹患心脏病的机率增加1.8倍

  • 吸烟:烟品中的尼古丁等物质会加速动脉硬化,导致血液黏稠、血管缺乏弹性,进而引发中风或心肌梗塞

  • 家族病史:若血亲中有人罹患心血管疾病,自身罹病机会将比一般人高出2至4倍

他也提醒,虽然女性在更年期;约50岁以前因有荷尔蒙保护,较不易罹患冠心症,一旦进入更年期,罹患心脏病的风险就会与男性相当。而男性动脉硬化的发生往往较早,只要年过40岁,就进入心肌梗塞高发的危险期。

即使没有慢性病,苏柏学提醒,如果体重过重、缺乏运动、情绪起伏大、压力大、过度疲劳、天氣驟變、突然进行剧烈运动,以及最近流感疫情严重,若感染流感,甚至并发肺炎等,都是心血管疾病的促发因素。

苏柏学强调,心血管疾病的形成,其实从年轻、甚至是儿童时期就開始逐漸累積危險因子。因此,不論現在幾歲,都應該隨時掌握自己的血压、血糖、血脂数值,透过调整生活习惯,将健检报告的红字项目逐一改善至正常范围,如此才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夺命的风险。

本文原文来自台湾TVBS健康频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