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药师说药】带你一口气看懂砂仁、豆蔻、草豆蔻、草果、肉豆蔻的区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药师说药】带你一口气看懂砂仁、豆蔻、草豆蔻、草果、肉豆蔻的区别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02/11/68721750_1125100680.shtml

砂仁、豆蔻、草豆蔻、草果、肉豆蔻都是常见的中药材,它们在中医临床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虽然它们的名字相似,但来源、功效和应用却各有不同。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五种药材的特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区别与应用。

砂仁、豆蔻、草豆蔻、草果这四味药都是来源于姜科植物。而肉豆蔻则来源于肉豆蔻科植物。

砂仁

砂仁,姜科的植物,7月底至8月初果实由鲜红转为紫红色,种子呈黑褐色,破碎后有浓烈辛辣味即可采收。剥开了以后,有种子团,很多像砂粒的种子聚合在一起,因此叫砂仁。

药性: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药性论》: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

《开宝本草》:治虚劳冷痢,宿食不消,赤白泻痢,腹中虚痛,下气。

应用

1、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本品辛散温通,行气温中之效均佳,芳香化湿,为醒脾调胃要药。凡湿阻或气滞所致脾胃不和诸证常用,尤以寒湿气滞者最宜。

2、脾胃虚寒吐泻。本品善能温中暖胃以达止呕止泻之功,重在温脾。

3、气滞妊娠恶阻及胎动不安。本品能行气和中而止呕安胎。行气醒脾止呕安胎。

使用注意:阴虚血燥者慎用。入汤剂宜后下。

豆蔻

豆蔻,又叫白豆蔻,姜科植物,果实外面是薄薄的白色的果皮,所以叫白豆蔻。

药性: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开宝本草》:主积冷气,止吐逆反胃,消谷下气。

《本草通玄》:白豆蔻,其功全在芳香之气,一经火炒,便减功力;即入汤液,但当研细,乘沸点服尤妙。

应用

1、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

2、呕吐。

使用注意:阴虚血燥者慎用,入汤剂宜后下。

草豆蔻

药性:辛,温。归脾、胃经。

功效: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名医别录》:主温中,心腹痛,呕吐,去口臭气。

《开宝本草》:下气,止霍乱。

使用注意:阴虚血燥者慎用。

草果

药性:辛,温。归脾、胃经。

功效: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饮膳正要》:治心腹痛,止呕,补胃,下气。

《本草纲目》:温脾胃,止呕吐,洽脾寒湿、寒痰;益真气,消一切冷气臌胀,化疟母,消宿食,解酒毒、果积。兼辟瘴解瘟。

应用

寒湿中阻证。

疟疾。

使用注意:阴虚血燥者慎用。

肉豆蔻

药性:味辛,性温;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功能涩肠止泻,温中行气。主要用于脾胃虚寒,久泻久痢,胃寒胀痛,食少呕吐等。

《药性论》:能主小儿吐逆不下乳,腹痛;治宿食不消,痰饮。

《开宝本草》:温中,治积冷心腹胀痛,霍乱中恶,呕沫,冷气,消食止泄,小儿乳霍。

应用

主虚泻,冷痢,脘腹胀痛。

食少呕吐,宿食不消。

使用注意:大肠素有火热及中暑热泄暴注,肠风下血,胃火齿痛及湿热积滞方盛,滞下初起,皆不宜服。不能用金属物品存放,不宜用生品。

鉴别用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