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频率、时间及技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频率、时间及技巧
引用
凤凰网
1.
http://sn.ifeng.com/c/8eTJbmIYpN7
监测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旦确诊为糖尿病,需要长期用药控制血糖水平,因此监测血糖就变得极为重要,只有通过对患者血糖的有效监测,才能够明确知道患者本身的血糖数值,以及服药是否对血糖控制起到比较好的作用。如果说没有起到相关的控制血糖的作用,则应当及时调整,更换降糖药物。另外监测血糖也可以对于糖尿病预后判断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力,会对糖尿病的靶向器官等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定要定期监测血糖,只有这样才能够明确血糖数值,了解病情,起到比较好的指导治疗作用,以下是一些血糖监测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监测频率
- 血糖波动大或治疗初期
- 若血糖水平较高或波动较大,建议增加监测频率。例如,每天监测三餐前后及睡前的血糖,即1天测7次。
- 对于初诊糖尿病患者或正在调整降糖药物的患者,也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以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 血糖控制稳定
- 当血糖控制平稳且在正常范围内时,可以适当减少检测次数。例如,每天测1次或隔天测1次,并尝试选择不同的时间点进行测量(如空腹、早餐后、中餐后、晚餐后和睡前)。
- 特定人群
- 单纯运动和饮食治疗的患者,每周监测1次血糖即可。
- 口服降糖药的患者,建议每4天监测1次血糖,包括空腹和餐后血糖。
- 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每天需要监测血糖,特别是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以调整胰岛素用量并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监测时间
- 空腹血糖
- 通常在早晨醒来后进行,以了解夜间和早晨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能够反映胰岛细胞在无糖负荷情况下的基础分泌水平,以及前一天晚上所用药物对血糖的控制效果。
- 餐后血糖
- 进餐后一到两小时后监测,主要反映进餐后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以及饮食结合药物治疗的综合效果。一般推荐监测早餐后2小时血糖。
- 睡前血糖
- 在晚上睡觉前监测,以确保安静时的血糖水平,并指导夜间用药剂量,避免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监测方法
- 使用便携式指尖血糖仪
- 这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主要方式。在使用前,确保双手清洁干净,并按照说明书正确操作血糖仪。
- 采血与测试
- 使用采血针轻轻刺破手指(一般选靠近手指两侧的部位,避免指腹正中间),获得一滴血液。注意采血针不可反复使用,试纸在有金属芯片的一端避免手指触碰。
- 将血液滴到测试带上,并插入血糖仪读取血糖水平。记得将测试结果记录在血糖监测日记或手机应用中,以便随时跟踪。
注意事项
- 保持仪器清洁
- 定期清洁和维护血糖仪,确保准确度。同时,检查测试带的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的测试带。
- 遵循医嘱
- 根据医生的建议设定监测时间表和目标血糖水平,并遵循医嘱调整胰岛素或药物的用量。
- 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 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测定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对于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具有重要意义。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如每3个月)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 观察症状
- 当出现低血糖或高血糖症状时(如面色苍白、饥饿感、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等),应立即检测血糖水平,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总之,糖尿病患者正确监测血糖是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关键。通过遵循上述步骤和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疾病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热门推荐
石斑鱼种类及图片大全_10个步骤为你正确解读_清晰图解
面试常问的26个问题及回答技巧
怎样判断前后车距?准确判断车距对行车安全有何重要性?
按摩艾灸膻中穴,情志顺畅,调理全身气机!
选车牌号的技巧与注意事项全面解析
美国空军AC-130J空中炮艇将保留105毫米榴弹炮 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自行车各部件名称(自行车各个部位名称)
办公电脑主机配置指南:性能、经费与升级的综合考量
西安声音里的文化DNA
泡沫填充墙体,多户厕所漏水!广州一楼盘质量引发业主担忧,官方回应
尿酸偏高吃什么药最好
买房的逻辑彻底变了!房地产进入下半场
照片如何备份管理
如何高效学习PLC编程
心理学:一个东西都舍不得扔的人,其实都有这种性格缺陷
武汉拖欠工资应找哪个部门解决
老年合唱团发声训练指南:从热身到合唱配合的科学方法
突然“暴瘦”+12种症状,可能是这种重大疾病的信号
工伤认定停工留薪期认定标准
【复盘】更成熟的利物浦,打得曼城毫无还手之力
债市投资必读: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对投资影响全解析
冷白皮适合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金庸笔下“古今五大神功”:除了金刚不坏体,还有哪些武功入选?
铜排载流量计算方法详解
袁术为何敢称帝?从家世到野心的致命一跃
合法产权住宅房 合法产权住宅房的认定
明朝16帝,按照个人能力和对国家的贡献,该如何排名?
侨说实践丨侨心相连,共探世遗:泉州洛阳桥的文化探索与传承之旅
信创兼容性适配大解析:国产软硬件如何携手应对挑战?
高血压怎样预防脑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