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说的“无知”有什么内涵?
苏格拉底说的“无知”有什么内涵?
苏格拉底说“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这句话经常被引用,但其中的“无知”到底是什么意思?在哲学中,“无知”是否真的意味着缺乏知识?本文将通过多位哲学家的观点,深入探讨苏格拉底所说的“无知”的真正内涵。
什么是amathia?
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苏格拉底说:“智慧是人类唯一的善,无知是唯一的恶。”这句话中的“无知”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缺乏知识,而是希腊语中的amathia。哲学家舍伍德·贝兰吉亚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在苏格拉底与阿尔西比亚德斯的对话中,苏格拉底指出阿尔西比亚德斯的“无知”并不是指他缺乏知识,而是指他“欠缺智慧”——也就是sophia,哲学(philosophy)一词的词根。贝兰吉亚解释说,amathia的字面意思是“不学习”,这不仅指没有学习能力,还指“不愿意学习”。这种“无知”并不是由于缺乏自然能力,而是由于“拒绝去理解”。
哲学家格伦·休斯进一步阐述了amathia的概念,认为它与纳粹德国有关。休斯认为,“聪明的愚蠢并不是指极度缺乏智慧,因为聪明的愚蠢只想要去达成一些无权达成的事情”。这种“无知”是一种危险的思想疾病,需要心灵治疗。
苏格拉底的反讽式无知
克尔凯郭尔在《论反讽概念》中对苏格拉底的“无知”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苏格拉底的“无知”是一种反讽,既当真又不当真。苏格拉底知道自己是无知的,但这种知识并不是关于某种事物的知识,而是一种“知识之知”与“自我之知”的结合。这种反讽式的无知是苏格拉底思想的核心,也是他摧毁所有知识的“无物”。
从苏格拉底对死亡的看法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他不知道死亡是什么,不知道死后有什么,不知道死后是有某种东西还是什么也没有,但他并不因此而忧心忡忡,反而感到真正的自由。这种“无知”既不把无物思辨地当真,也不在个人生存上把它当真,因此他是不把无物当真的。
结语
苏格拉底的“无知”并不是简单的缺乏知识,而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概念。它既体现了人类对自身局限性的认识,也体现了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这种“无知”促使人们不断学习、思考和探索,最终达到真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