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美军换装6.8毫米枪族,我们可以无视小口径枪族威力不足问题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美军换装6.8毫米枪族,我们可以无视小口径枪族威力不足问题吗?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17/20/31918354_1120682859.shtml

美军正在换装新一代6.8毫米班用枪族,包括M7突击步枪和M250班用机枪。这一举措引发了关于小口径枪族威力不足问题的讨论。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并分析不同口径弹药的穿甲能力和压制能力。

新一代6.8毫米班用枪族包括M7突击步枪和M250班用机枪。美陆军101空中突击师已经开始换装这一新型枪族。这不仅仅是跟风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小口径班用枪族威力不足的普遍性问题。世界各国现有的小口径枪族都无法有效对抗目前战场上普遍装备的防弹衣。无论是俄罗斯装备的5.45毫米、西方国家普遍装备的5.56毫米还是我国的5.8毫米弹药,都无法保证在有效射程内击穿现役北约三级防弹衣。防护能力更强的北约四级防弹衣就更不用说了。而美军已经在大量使用北约四级防弹衣。


图:M80 7.62毫米NATO普通弹

其实不光是小口径弹药威力不足,即使7.62毫米全威力弹也有同样的问题。大家只要清楚北约三级防弹衣的技术标准是怎么来的就知道了。北约三级防弹衣的技术标准要求在15米距离上能够挡住M80型7.62毫米NATO弹药的打击,而且防弹衣被击中后背部凸出不得超过一定高度。M80也就是7.62毫米NATO系列弹药中的普通弹。而北约四级防弹衣的技术标准要求能够抵挡7.62毫米M2 AP穿甲弹的打击。至于为什么技术标准要求是15米的射击距离,那是因为在15米的距离上,弹头已经离开了枪口冲击波的影响,弹头已经从枪口章动中恢复稳定,此时威力最大。在老标准中设定的距离是10米,最新的标准已经改为15米了。

新的NIJ 0101.06防弹衣标准和老标准NIJ0101.04的对比

很多人觉得小口径弹药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用上7.62毫米弹药就能解决问题。一说起小口径弹药威力不足问题就有人说要把八一式7.62毫米枪族恢复起来。其实7.62毫米弹药又分为中间威力7.62毫米枪弹和全威力7.62毫米枪弹,全威力弹药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中间威力枪弹就更解决不了。而八一式枪族用的就是7.62毫米中间威力枪弹,其穿甲能力还不如95式枪族使用的5.8毫米弹药。很多人以为7.62毫米全威力弹的穿甲能力要比小口径弹药强很多,但其实没有多大区别。下面表格是一家名为Deutsche Edelstahlwerke的装甲钢制造商给出的性能数据。这是在10米距离上使用不同弹药射击同一种装甲钢的穿甲深度数据。


图:不同弹药射击同一种装甲钢的穿甲深度数据

SS109就是M855弹,7.62mmX51 9.5g就是M80弹。表格中M80的穿甲深度为5毫米,M855的穿甲深度是5.9毫米。M855之所以有0.9毫米的优势,是因为其弹头里面有钢芯比较硬有利于穿甲,而M80是纯铅芯比较软。但是需要说明的是7.62毫米弹药因为弹头更重存速能力更强,在远距离上穿甲能力要超过5.56毫米弹药。但是在近距离上5.56毫米弹药和7.62毫米弹药的穿甲能力相差不大,M80 7.62毫米弹甚至没有优势。这可能超出了大多数人的认知范围,还以为口径更大动能更大穿甲能力就应该更大。


图:各种常见弹药性能比较

但事实上枪弹的穿甲能力主要取决于断面比能,也就是单位截面面积上的动能大小。在弹头结构和材料相同的情况下,断面比能就决定了弹药的穿甲能力。而5.56毫米NATO弹药的普通弹也就是M855型弹,7.62毫米NATO弹药的普通弹也就是M80型弹,M855和M80弹的枪口断面比能非常接近。虽然M80的口径更大,弹头更重而且弹头动能接近M855的两倍,但是因为弹头截面积更大,多出的动能都消耗在了更大面积的装甲材料上了,所以穿甲能力并没有提高。只是M80的弹头更重,在远距离上的穿甲能力下降比较慢而已,在近距离上是没有多大差别的。


图:QJY-88式通用机枪被淘汰就是因为压制能力不足

那么是不是说更大的口径,更大的弹头动能就没有用呢?当然不是,更大的弹头动能就意味着更大的压制能力,因为压制能力是看弹头动能的大小而不是看穿甲能力,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穿甲能力和压制能力是两种不同的性能,相互之间有关联但又不完全一样。当年QJY-88式通用机枪被淘汰就是因为压制能力不足,而不是因为穿甲能力不足。说到这里可能又有人要把钨芯穿甲弹搬出来,但是就算是小口径钨芯穿甲弹也是无法击穿北约四级防弹衣的。即使是最新的5.45毫米7N39钨芯穿甲弹也无法击穿北约四级防弹衣。


图:即使是7N39穿甲弹也无法击穿国产 NIJ 4级防弹衣

而5.56毫米的M995钨芯穿甲弹因为弹头长径比比较小,穿甲能力还不如7N39。5.8毫米钨芯穿甲弹可能略微好点,不过顶多可能只是在几十米内能够击穿北约四级防弹衣。即使如此也不能保证在整个有效射程内都能击穿北约四级防弹衣。而且在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把普通弹全换成钨芯穿甲弹来使用,成本和资源储备都无法支持这么做。所以最终击穿防弹衣的任务还是要靠普通弹来解决。


图:6.8毫米弹药性能的提高主要是依靠断面比能的提高

说到底小口径班用枪族威力不足就是个客观的存在。无视这一问题的存在是完全不合理的。美弟和俄罗斯已经在积极解决问题,都拿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美弟的解决方案就是新一代的6.8毫米口径班用枪族,包括M7突击步枪和M250班用机枪。美弟的解决思路是把7.62毫米全威力弹缩颈,将断面比能大幅提高。新一代的6.8毫米弹药将枪口动能提高到3653焦耳,口径缩小到6.8毫米。将断面比能在M80弹的基础上提高了38%左右,可以有效击穿北约三级和四级防弹衣。而俄罗斯也拿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新的6.02X41毫米弹药和AK-22突击步枪。不过6.02毫米弹药使用了钨合金穿甲弹作为弹药,鉴于钨合金的成本和资源问题,这一方案可能只是个应急方案,最终能否真正落地还是个大问题。而我们还没看到我国的解决方案在哪里。


图:北约三级甚至北约四级防弹衣已经是现代战场标配

一说到小口径枪族威力不足,网上就有很多人说现在战场上大部分的伤亡并不是枪支造成的,通常是由炮弹造成的如何如何。在俄乌冲突中都已经大量使用民用无人机追杀单兵了,轻武器已经过时了等等。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上打二三十万发子弹才能消灭一个敌人。那意思是步兵轻武器的地位下降了,已经变成自卫武器了,已经不重要了等等。不得不说这些轻武器无用论是非常有害的想法。应该说轻武器的地位可能确实有所下降,但是其地位仍然是无法替代的。在俄乌冲突中双方士兵使用突击步枪和机枪近距离对射仍然是非常常见的战斗场景。当你要占领对方阵地时,无论提前打出多少发航弹和炮弹进行火力准备,最终仍然要派出手持步枪和机枪的士兵踏上对方的阵地。


图:想要占领对方阵地最终只能依靠手持突击步枪的士兵

仍然无法避免双方士兵会在战壕、坑道深处、楼房内和地下室内短兵相接生死搏斗。如果在这生死对决的时刻,正在激战的士兵突然发现对方手中的枪能打穿自己的防弹衣,而自己手中的枪却打不穿对方的防弹衣。士兵会怎么想,会不会把那些说轻武器无用的人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一万遍?如果这时有个人跑过来说,你们干嘛要冲锋啊?应该派阿帕奇、MQ9、F16、F15来呀!大家说说看,这些士兵会不会把枪顶在这人脑袋上清空弹匣?如果阿帕奇、MQ9、F16、F15真的能解决所有问题,那现在的以色列早就应该推平加沙了,但实际上并没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