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孩子做家务 奖励零花钱可取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孩子做家务 奖励零花钱可取吗

引用
1
来源
1.
http://yzwb.sjzdaily.com.cn/yzwbpaper/pad/content/202412/13/content_188415.html

买菜、做饭、倒垃圾、打扫卫生都有报酬,你愿意跟孩子签这样一份有偿家务协议吗?近日,让孩子有偿做家务的讨论在网络热炒。用金钱刺激孩子的劳动热情,从而引导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达到锻炼孩子动手能力的目的,这样的方法你支持吗?有偿家务有哪些优点,怎样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呢?近日记者就这个话题进行了调查。

有了奖金激励 孩子愿意干家务活了

“早饭5元,午饭和晚饭10元。”家住长安区的市民王书敏就曾在中考结束之后跟女儿签订过这样的家务协议,只要完成做饭的任务,她都会支付给女儿劳务费,而且是当天兑现。家务清单里还有不少项目,包括打扫卫生、收纳物品等。为啥签订家务协议呢?王书敏说:“孩子从小学音乐,再加上文化学习,以前成天忙着去上课,她就没做过什么家务,结果上了高中要住校了,才发现她什么都不会做,衣服不会叠,袜子不会洗。我这才认识到自己作为母亲的失职。家务协议签订之后,她也很高兴,开始我带着她一起做,有时候她也不愿意做,但是在‘小金库’逐渐丰厚的刺激下,她还是坚持了下来。”

虽然女儿最初也是为了挣零花钱才去做家务,但是坚持到现在,女儿已经很会照顾自己。王书敏说:“有一次女儿的表妹来家里,我们单位当时特别忙,我闺女就照顾两个表妹的一日三餐。我看了看她的菜谱还挺丰盛的,我问她怎么做的,她说好多网站都有教做饭的,跟着学就可以了。她参加高考考上了西安音乐学院,我对她的大学生活没有任何担忧了,她一定能很好地照顾自己,适应大学生活。”

市民任新丽也曾用奖金激励孩子做家务,甚至也用到了生活习惯的规范上,不过有时效果很好,有时也并不能达到目的。任新丽说:“年龄小的时候只能扔扔垃圾,后来就可以帮忙择菜、刷碗,或者去买个早点。我家孩子老咬指甲,用了很多种办法也改不掉,后来我就跟她说你要一个月不咬指甲,就奖励你一千元。结果她还是没做到,没拿到这一千元。”

市民王先生是一位数学老师,他说他也曾给孩子发过劳动报酬,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好处很多,即使是用报酬刺激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养成习惯也是值得的。王先生说:“做家务是一件综合性很强的事情,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逻辑思维、统筹分配等多种能力,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专家提醒:思想引导才是关键所在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家长,发现让孩子做家务获取报酬的家庭不在少数。有的家长和孩子签订的是书面“家务协议”,有的家庭则是通过口头方式约定。有的家庭执行日常规律性有偿家务的方案,有的父母则只是偶发性的有偿激励。

采访中,绝大部分家长都认为这种劳动换报酬的方式确实能刺激孩子多做家务。但是也有一些家长认为,为家庭付出劳动本来就是每个家庭成员应该承担的责任,给钱会让孩子的眼里只有钱,他们会不会将劳动视为赚钱的工具,淡化亲情和责任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冀图讲堂家庭教育讲师姜伟楠表示,有偿家务本质上是对孩子日常行为的一种鼓励或约定,但是一定要配合思想的引导才能使这种做法优点最大化。

姜伟楠坦言他也曾跟自己的孩子有过有偿家务的约定,这种方法确实对孩子的日常行为起到很有效的强化作用,但父母在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中的思想引导其实更重要。姜伟楠说:“现金或物质等正向激励可以显著提高孩子的参与度,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行为模式。如果在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家长能给予更多心理上的肯定,让孩子受到更多责任感的培养,就能帮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去综合评价责任感、劳动观念和经济意识,而不会单纯为了利益才去做某件事。”

姜伟楠提醒,虽然给了孩子劳动报酬,但是千万不要把钱挂在嘴边。姜伟楠说:“举个例子,当家里有朋友来做客,孩子帮着家人热情招待,忙前忙后,朋友也表扬你的孩子时,一定要表现出骄傲,称赞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和孩子为家庭做出的贡献,千万不要说孩子是为了挣零花钱才卖力表现的,这样既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心,同时也会为后期的家庭教育带来隐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