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心臟危機|港男心口不適檢查 揭血管塞「通波仔」救命「以為算年輕冇諗到咁快到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心臟危機|港男心口不適檢查 揭血管塞「通波仔」救命「以為算年輕冇諗到咁快到我」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hongkongahc.com/en/mediacoverage/details/%E5%BF%83%E8%87%9F%E5%8D%B1%E6%A9%9F%EF%BD%9C%E6%B8%AF%E7%94%B7%E5%BF%83%E5%8F%A3%E4%B8%8D%E9%81%A9%E6%AA%A2%E6%9F%A5_%E6%8F%AD%E8%A1%80%E7%AE%A1%E5%A1%9E%E3%80%8C%E9%80%9A%E6%B3%A2%E4%BB%94%E3%80%8D%E6%95%91%E5%91%BD%E3%80%8C%E4%BB%A5%E7%82%BA%E7%AE%97%E5%B9%B4%E8%BC%95%E5%86%87%E8%AB%97%E5%88%B0%E5%92%81%E5%BF%AB%E5%88%B0%E6%88%91%E3%80%8D

香港近半人口为心脏病高危者,但心脏病发病前大多无明显症状,不少患者在发病前甚至不知自己患病。50岁的Benson大约10年前患上三高,加上父亲因心肌破裂不幸离世,因此一直关注心脏健康问题。然而,他近几个月经常感到心口不适,今年在身体检查时发现心电图出现异常,被转介到公立医院就诊,但排期却需要等到明年;再经公司医生检查,才发现心脏3条主要血管皆出现不同程度阻塞,其中一条更达99%。最终他通过"通波仔手术计划",快速完成诊断及"通波仔"手术。作为家庭支柱,Benson坦言当时几乎命悬一线,幸获相关计划帮助救回一命,方令家庭免于不幸。

心口不适求医 揭血管阻塞达99%

香港亚洲心脏中心早年推出"通波仔手术计划",为心脏病患者提供检查、治疗、康复及社区支援,如今已帮助数千人进行"通波仔"手术。Benson日前接受香港亚洲心脏中心邀请,分享自身经历。他指自己任职银行业,约10年前患上高血压及高胆固醇,多年以来一直于公立医院普通科复诊;近2年他开始出现咳嗽问题,惟多次求医仍未根治。

今年6、7月他出现胸腔不适,结果在恒常身体检查时发现心电图出现异样,终于7月获转介到公院排期;但由於属"非紧急情况",故需要排到2024年1月才可看症。至9月Benson仍感不适,最终经公司医生安排于10月检查,发现心脏3条主要血管出现不同程度阻塞。

忧虑病情的Benson在他人推荐下联络"通波仔手术计划",同月获安排诊症兼完成"通波仔"手术。医生术后表示,Benson其中一条血管阻塞高达99%,另外两条亦分别有中等及轻微阻塞,情况危急,遂于数日内立即安排手术治疗,其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通波仔手术计划"计划救一命

Benson透露,其父生前亦患有高血压,一直定时服药并进行检查、平日无任何不适症状;惟某日突然不适送院,始揭心肌破裂,经抢救后最终不治。此后他亦加倍留意心脏健康问题,平日三高问题亦控制良好、体检数字素来不差,加上认为自己尚算年轻,直言:"冇谂过咁快到我。"

他续指,自己已婚多年,女儿如今仅约7、8岁,确诊后担心自己出事,家人不知何去何从。而公立医院除了等候时间极长外,手术费用对普通家庭而言,无疑亦是一大负担;幸而透过"通波仔手术计划",可以用最快速度、最实惠价格完成手术,坦言计划"救我哋全家"。

心脏死亡达10年高位 患者渐趋年轻化

香港亚洲心脏中心血管科主任、心脏科专科曾子欣医生指出,高血压及高胆固醇属常见心脏病高危因素,而本港过去数年,心脏病死亡率亦一直上升,至今已达10年来高位。而全港约44.9%属心脏病高危者、15至84岁人口中,分别有51.9%人患高胆固醇、29.5%人患高血压。

此外,心脏病亦有年轻化趋势,本港15岁以上人口(约672.8 万人)中,约1.6%人表示经医生诊断患上冠心病。心脏病患病率亦随年龄增长而递增,85岁或以上人士高达7.7%。

曾医生强调,患上冠心病可诱发以下5大并发症,及早"通波仔"可有助减低急性病发作及死亡风险:

专科医生:心电图难测心脏病

香港亚洲心脏中心主任、心脏科专科林逸贤医生表示,以往年轻人病情一般较轻,但近年他们的血管病变问题已不如从前简单。2020年初至今年9月经"通波仔手术计划"进行"通波仔"手术的1,000宗个案中,71%患者年龄介乎61至80岁,而男女比例约2.5(男): 1(女),当中年龄最小仅31岁;而个案中大部分病人心脏多条血管出现阻塞,其中约21.5%患者甚至需安装4个或以上支架,最坏情况有病人需安装8个支架。

林医生坦言,心脏病大多数到发病前都未必有任何征兆,部分需进行"通波仔"手术患者被转介至"通波仔手术计划"时,亦不知自己出现心脏问题。他强调,不少人身体检查时亦会进行心电图测试,惟一般稳定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并无异常,需进行电脑扫描(CT)才可查出异样;加上随着年龄增长,逾40岁人士心脏已经"与出厂时不同",需定期进行电脑扫描,假如出现血压高、血脂高的初期因素,应及早求医控制。

生酮饮食恐增患病风险

香港亚洲心脏中心血管科主任、心脏科专科曾子欣医生表示,不少年轻人喜爱食零食,长期摄取高盐分及油炸食物、捱夜等,导致出现肥胖问题,恐成心脏病年轻化成因之一。

除此之外,近年不少年轻人以"生酮饮食"减肥,惟过度进食高脂肪及蛋白质食物,亦可能会导致血管阻塞,诱发心脏病问题,建议有上述习惯人士亦应要定期进行电脑扫描(CT),以确实心血管健康。

公私院医疗失衡 提供及时治疗

"通波仔手术计划"由2000年起成立,截至今年9月,已帮助数千人有需要患者。香港亚洲心脏中心总经理陈文伟表示,计划目的为弥补公立医资源有限问题,以减少患者因轮候时间过长,导致未能得到适当治疗的机会。参与计划人士只需持本港身份证,无需医院转介信亦可进行手术。

"通波仔手术计划"提供快速问诊咨询、专车接送入院、手术、术后免费门诊及转介至医管局复诊一条龙跟进服务,并提供相对实惠的心脏检查及"通波仔"价格:

  • 优惠价"通波仔":$88,000于私营医院做"通波仔"手术
  • 只需持有本港身份证,无需医院转介信亦可进行手术
  • 优惠价心脏检查:以$4,800进行心脏电脑扫描,会见心脏科专科医生,经医生评估是否需做"通波仔"或搭桥手术

盼公私营医院进一步协作 加强长者健康认知

心脏病患者大多数为长者,明爱莫张瑞勤社区中心李树嫻姑娘及林逸贤医生表示,不少长者及社会甚层人士健康意识较薄弱,平日为生计亦难以抽出时间求医检查,因此不少人都会忍受身体不适,直到情况恶化到难以忍受才求医。不少长者或对主动取得相关资讯感困难,而且公院病人太多,即使复诊亦难以频密监察;加上排期困难,或令长者却步,导致部分人病情未经发现便已迅速恶化。

"通波仔手术计划"自成立至今,每年都会联合多个社会福利机构,为65岁或以上长者提供医护资源提供筛查及转介服务,目前已有1,061长者接受免费心脏检查等筛查服务。其中565人被发现有瓣膜性心脏病问题、3人被验出心房颤动问题、222人被验出高尿蛋白或有肾脏问题;另有132人於未知情况下患上较严重心脏病或其他疾病,获开出转介信,交由政府或其他私营机构跟进。

李姑娘坦言,政府今年於施政报告中力推大湾区医疗,盼可将之融入香港医疗架构,惟计划内容未必有效鼓励长者及早发现、治疗疾病,盼公私营医院应更进一步协作,加强长者健康及认知,轻减医疗系统压力。

本文原文来自香港亚洲心脏中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