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上谁最爱哭?刘备、曹操、孙权谁的泪更多?
三国历史上谁最爱哭?刘备、曹操、孙权谁的泪更多?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被描绘成一个动辄哭泣的形象,据统计,他在演义里哭了35次。然而,历史上的刘备真的如此爱哭吗?让我们通过《三国志》的记载来一探究竟。
事实上,根据《三国志》的记载,真正的刘备并不是一个“哭神”,反而符合他“喜怒不形于色”的性格特征。历史上有记载的刘备哭泣次数只有6次,让我们按照时间顺序来盘点一下:
泣别田豫——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
刘备还在创业阶段,刚担任豫州刺史时,托身于他的田豫请求返回老家照顾母亲。刘备虽然不舍,但还是放他离开,并哭着说:“不能和你这样的人才共创美好未来,真的是让我痛心遗憾啊!”
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刘备寄人篱下,依附刘表时,在宴席上突然潸然泪下。他感叹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都这把年纪了还没建功立业,实在是太可悲了!”
祭拜刘表——恩情谨记,杯酒洒别。
刘表去世后,其子刘琮投降曹操。刘备经过襄阳时,诸葛亮建议攻打刘琮以夺取荆州,但刘备拒绝了。他在刘表坟前敬酒痛哭,表达了对刘表的感激、对刘琮的痛心以及自己的无奈。
庞统战死——君臣俱失,君已不在!
庞统在入川时作为刘备的谋主,刘备对他非常包容。庞统中箭而死后,刘备痛哭流涕,还拜他的父亲为议郎,诸葛亮也向他行跪拜之礼。
法正病逝——孝直不在,无人教吾避箭矣!
法正在汉中之战中曾挡在刘备身前,保护他免受箭伤。法正病逝后,刘备连续痛哭了好几天,这种情感与曹操痛哭郭嘉颇为相似。
赐死刘封——恨不用孟子度之言!
刘备赐死刘封后,得知刘封没有听从孟达的招降,终于痛哭流涕,既有惋惜,也有对自己之前收养刘封但没有好好管教的悔恨。
刘备为什么喜欢哭?其实他也哭的确实并不多。只不过是被演义给“爱哭化”了。后人最喜欢说他哭得假惺惺。我觉得吧,他确实是做过一些没得洗的事情(比如夺取益州),但上边这些哭,更多就是真情流露罢了。
为什么说刘备其实不爱哭呢?因为曹操和孙权记载的哭的次数更多!
曹操11次:
哭宛城阵亡将士;哭战死的典韦;哭毕湛;哭去世的袁绍;和张邈一起哭;哭别陈宫;哭去世的荀攸;哭去世的袁涣;哭去世的任峻;哭战死的庞德;哭早夭的曹冲。
孙权10次:
哭去世的孙策;向曹操使臣传达诚意的哭泣;和张昭一起哭;哭病逝的张紘;哭病逝的周瑜;哭周泰的伤痕;哭病逝的吕范;哭别陆抗;哭早逝的孙虑。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