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等渗性缺水的处理原则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等渗性缺水的处理原则

引用
39健康网
1.
http://neike.39.net/a/241031/d3ucya7.html

等渗性缺水的处理可采取补液、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调整、限制液体输入、利尿剂应用等措施进行治疗。

1.补液

通过静脉或口服给予生理盐水、林格氏溶液或其他含钠溶液以纠正体内的钠离子浓度异常。例如,在临床上常用的0.9%氯化钠溶液即为等渗溶液。适用于治疗等渗性缺水引起的低钠血症或低渗透压状态。

2.电解质平衡

通过监测血液中钾、钙等电解质水平,并根据结果调整补液方案来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通常在补液过程中同步进行。确保患者不会因过度补水导致水肿或心力衰竭。

3.酸碱平衡调整

通过评估患者的呼吸、血液pH值及碳酸氢盐浓度,选择适宜的缓冲剂如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进行调整。目的是恢复正常的酸碱平衡状态。主要针对因代谢原因引起酸碱失衡的病例。

4.限制液体输入

减少输液量以防止进一步增加细胞外液容量,预防潜在的心肺功能损害。具体限制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判断。对于存在心力衰竭风险或已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尤为重要。

5.利尿剂应用

利用呋塞米等利尿剂加速排泄多余的水分和电解质,减轻水肿症状。需密切监控患者电解质变化以防脱水或电解质紊乱。用于缓解等渗性缺水引发的水肿现象。

等渗性缺水时,应尽快补充丢失的液体,同时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电解质水平,避免快速补充电解质过多导致的不良反应。

本文原文来自39健康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