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自信表达主张的10条黄金法则 |《学会据理力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自信表达主张的10条黄金法则 |《学会据理力争》

引用
豆瓣
1.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88667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权益受损的情况,但很多人会选择息事宁人。《学会据理力争》一书提供了一套实用的沟通指南,帮助读者掌握自信表达主张的技巧,实现有效沟通和共赢。

你会放弃维权吗?

一个产品在商店里看起来很好,但买回家就散架了;
被度假宣传册吸引并计划了假期,到了度假地点却发现和宣传的完全不一样。

面对这些糟心的情况,你会不会也想要为自己讨个说法?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尽管我们非常生气,最终还是选择了息事宁人。
有时候觉得,反正没有几个钱,懒得折腾,索性算了;
有时候即便占理,但一想到我们很难说服对方,还是选择不去浪费口舌。

我们被动地向他人讨要权益,不仅无法掌握主动权,还在心理上处于低位,这种感觉非常不舒服。
在我们的认知里,“争辩”意味着输赢,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索性不去开口,至少给自己保留了体面。
你是不是也曾这样宽慰自己,放弃维护本该属于自己的权益呢?

在《学会据理力争》一书中,作者以一种更为积极的眼光来理解争辩。
书中写道:
“争辩不是吵架,也不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更不是要占上风,而是达成相互理解,实现共赢。”
据理力争不是单方面为自己争取权益,而是考虑双方的需求,实现共赢的目标。
这不仅可以用于维权上,在面对伴侣的分歧、领导的不公,我们也可以自信得体地表达自己的主张。

十大黄金法则

书中提供了据理力争的十条黄金法则。

黄金法则一:
做好准备,确保你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辩论要点和事实论据。
辩论不是抬杠,不必非要在语言上占上风。
你要时刻谨记自己的核心主张和立场,确保关键证据的准确性,至于其他,没有必要步步为赢。

黄金法则二:
何时争辩,何时走开。
时机真的很重要,自古战争皆是如此。
什么时候提出问题,什么时候避其锋芒,是公开讨论,还是私下讨论……找准了时机也就掌握了先机。

黄金法则三:
你要说什么,你要如何说。
你的肢体语言、遣词造句以及讲话的方式都会影响到别人理解你的观点。
表达不当,对方无法理解你的主张,更容易在双方需求上产生分歧。

黄金法则四:
倾听,再倾听。
仔细倾听别人说的话,观察他们的肢体语言,听懂他们的弦外之音。
有些时候,不在于对方说了什么,反而没说的才是重点。

黄金法则五:
善于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一名优秀的辩论者,意味着不仅要提出自己的观点,还要回应别人提出的观点。
不预设立场,不固化思维,通权达变,见招拆招。

黄金法则六:
小心中计。
对对方试图分散你注意力的手段保持警惕,比如人身攻击、转移注意力等。
注意隐藏的问题和伪造的选择。

黄金法则七:
公共演讲中最好做到观点简明扼要,放慢语速。
尽量避免做出,有开头,有结尾,而中间一片混乱的表达。
最好能够帮助听众提取要点,用序号标注。

黄金法则八:
使用短小精悍的句子,能够切中要点、通俗易懂。
不要做一个喜欢使用冗长词汇、复杂句式的人。
不仅不便于他人理解,自己表达起来也很容易造成歧义和混乱。

黄金法则九:
要创造性地找到方法来化解辩论中的僵局。
在任何辩论中都不要忘记自己有哪些选择,也可以想想辩论的对方拥有哪些选择。
陷入僵局意味着无法继续,而优先打破僵局的人能够令谈判起死回生,同时能够掌握主动权。

黄金法则十:
维系关系比说服他人更重要。
真正在辩论的是辩论主题背后的问题,而非辩论主题本身。
不要陷入争辩,也不要忘了争辩的目标,争辩是为了双方最终达成的共识和双赢。

自信得体地表达主张

富兰克林·D·罗斯福曾说:
“人不会受命运的摆布,而是喜欢用自己的思想画地为牢。”
阻碍我们行动的,从来都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的思想。
当我们认为争辩是危险的、是不友善的,这些固有的思维让我们对“争辩”避之不及。
然而,生活中有很多“争辩”是在所难免的,比如,与父母观念冲突、与爱人意见不合。
就像盖伊·汉德瑞克所说:
“大多数夫妻都不是因为上百件事不合而吵架的,而是为一件事吵架,吵了上百次。”
适当的争辩可以对一段关系起到积极正向的作用。
通过辩论,双方能够了解到对方真正关心什么、需要什么,同时也为敌对情绪提供了发泄的渠道。
当然,在所有关系中都要有界限和限制,如果有一方总是一意孤行,这段关系就称不上是良好的关系。

不敢表达主张实际上是一种逃避,这会让我们付出沉重的代价:充满压力焦虑、内心委屈、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合法权益受到侵犯。
如果有人让你做一件你不想做的事,你要诚实地面对自己和对方。
问问自己,让你做这件事的人是否尊重你,如果不是,你就不必觉得自己非要答应不可。

自信得体地表达自己的主张,意味着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即便与对方的观点相左,也要遵从自己的内心。
同时,也意味着敢于拒绝他人不合理的要求,对于不喜欢的人和事要敢于说“不”,不要勉强自己假装热情。
自信得体地表达主张,坦然面对一切结果。
这是成熟,也是成长!

延伸阅读

《学会据理力争》

[英] 乔纳森·赫林

机械工业出版社| 华章心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