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创研究证实:走路能缓解腰痛!专家详解正确姿势和具体方法
世界首创研究证实:走路能缓解腰痛!专家详解正确姿势和具体方法
腰痛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据统计,2020年全球约有6.19亿人受腰痛困扰,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8.43亿。近日,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脊髓疼痛研究小组进行的世界首例评估“步行能否预防腰痛复发”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明:步行能让腰痛患者在“无痛期”待更久,极大地推迟了下次腰痛的时间。
研究发现:步行能有效推迟腰痛复发
研究人员纳入了701名成年参与者,平均年龄为54岁,大多数是女性。这些参与者在过去6个月内都曾经历持续至少24小时的腰痛,且均已得到缓解,不存在骨折或感染情况。
研究要求干预组在6个月内每周步行5次,每次30分钟,速度可根据年龄、体能和个人喜好进行调整,慢跑也可以。经过12~36个月的追踪后,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无痛”持续时间更长,平均在试验开始后第208天首次出现活动受限性腰痛,而对照组为112天。此外,干预组的请假时间和就医时间也减半了。
正确步行姿势的关键:髂腰肌
深圳大学总医院康复医学科物理治疗师郭子楠表示,步行常被用来缓解腰痛或预防复发,关键一环在于髂腰肌。髂腰肌位于骨盆前侧,起自髂窝,经腹股沟深处与腰大肌相连,维持着“脊柱-骨盆-下肢”的稳定性,但特别容易“紧张”。现代人久坐时间过长、时常弯腰驼背,髂腰肌一直处于“短缩”状态,与此同时,后侧的臀肌则一直过度“放松”,失去发力感。于是,无论是站立、走路,还是运动时,机体前后失衡,位于上下枢纽的腰部压力过大,长此以往便会引发腰痛。
步行中,后腿蹬地时,同侧髂腰肌可得到伸展;一侧腿悬空时,另一侧的臀肌则在紧张发力,可以说,每走一步都是在进行腰痛的康复训练。但这一前提是步行的姿势正确,因此,患者需先恢复身体的平衡,矫正“前紧后松”的状态。否则,肌肉发力不平衡、机体前后不对称,步态始终不正确,可能越走腰越痛。
具体建议:如何通过步行缓解腰痛
- 松解髂腰肌:腰痛患者拉伸髂腰肌,可尝试“弓步拉伸”(如图,以左侧髂腰肌为例,右侧膝关节屈曲90°,左腿尽量向后伸,身体呈弓箭步,上半身始终面向正前方,感受腹股沟内部的拉伸感),以10个呼吸为一组,每日10组,如果初期无法完成,可从每日5组开始,逐渐增加组数;也可用筋膜球按压髂腰肌(取俯卧位,将筋膜球置于一侧髂腰肌与垫子之间,利用自重向下施力,每次2~3分钟即可)。
激活臀肌:臀肌有力,能“拉”着髋关节向后伸展,髂腰肌才能得到放松,居家训练臀肌可从较安全的臀桥开始,以抬起、放下算一次,8
10次为一组,每天34组。注意事项:开始步行后,建议穿一双合适的鞋子,保证鞋跟和足弓处有足够的支撑。初期可从短距离的散步开始,逐渐增加持续时间;或每日确定一个步数,每次增加500步,以避免过度运动带来的伤害,也有助习惯的养成。如果步行过程中出现轻度疼痛,不要因此放弃,可适当减少行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腰背部肌肉逐渐增强,疼痛往往会缓解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