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罗马帝国的分裂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罗马帝国的分裂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23/07/70293_1132073507.shtml

罗马帝国的分裂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世界古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标志着奴隶制社会的终结。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一历史进程,从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的改革,到帝国的分裂,再到西罗马帝国在人民起义和外族入侵的双重打击下最终覆亡。

罗马帝国的分裂

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的改革虽然在某些方面暂时稳定了帝国的统治,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挽救奴隶制必然灭亡的命运。

公元337年君士坦丁死后,他的3个儿子和2个侄子分治帝国,在这些恺撒和奥古斯都中最长的君士坦丁20岁,最小的只有14岁。为争夺皇位,他们展开了骨肉相残的屠杀,血腥内战持续了16年,最后在353年以君士坦丁的幼子君士坦西阿二世的胜利而告终结。帝国暂恢复统一。君士坦西阿二世为了巩固自己的帝位,将年长的近亲全部处死,年幼者流放监禁。他本人无子,只好对最后一位幸存的堂弟朱里安委以重任,令其驻守高卢。360年,君士坦西阿阿二世对实力日益壮大的朱里安产生疑忌,打算削夺他的精锐军队,引起朱里安不满,于是指使军队拥立他为奥古斯都。君士坦西阿二世死于西征途中(361年),朱里安登基继位。他企图在中小阶层的城市居民中寻找反对贵族势力的支持者,发动了恢复多神信仰,压制基督教的斗争。教会给这位伪装的虔诚教徒起了个绰号叫"背教者"。朱里安的动荡统治持续了不到两年,363年出征波斯时受伤而死,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又得到恢复。

364年,帝国又有两个奥古斯都,出现东西两部对立局面。长期的内战使帝国日趋衰弱,内部矛盾重重,已经很难维持统一的巩固政权。随着社会危机的不断加深,帝国东西部的差异更为明显。在帝国西部,奴隶制不发达地区大领地迅速发展,自由农民生活状况急剧恶化,群众运动日趋高涨,帝国统治极不稳固;原来奴隶制较发达地区经济衰落,城市几乎消失,皇帝驻地已不能作为帝国统治的中心,帝国东部的情况比较稳定,经济仍有相当发展,城市商业依然活跃。戴克里先时帝国已实际定都于东方的尼科美底,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建立君士坦丁堡新都以后,帝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便移到了东部。这些变化使得东西两部的分立已经势不可免。

分立局面持续30年之后,出现过一次极其短暂的统一。公元394年,提奥多西(公元379-395年)最后一次把帝国统一起来。但是,仅仅维持了几个月,到第二年,即公元395年,提奥多西就死了。他死前,把帝国分给了两个幼子。长子阿卡狄为东罗马帝国皇帝,次子贺诺里为西罗马帝国皇帝。两名蛮族长官被任命为幼年皇帝的辅佐,阿卡狄的辅佐是高卢人鲁芬,贺诺里的顾问是汪达尔人斯提里科。帝国皇徽上鹰的标志也开始绘出两个头。罗马帝国经过多年的分合,于公元395年正式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东罗马以新都君士坦丁堡为首都,西罗马名义上仍以罗马为都城,实际上皇帝及其宫廷常驻米兰和拉文那。

由于内在因素的不同,东、西罗马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不同的道路。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公元4、5世纪,由于罗马奴隶制的衰落,罗马帝国的腐朽统治,帝国境内的奴隶、隶农和其他劳动人民不断掀起大规模的起义,与此同时,蛮族大举进攻罗马。"蛮族",本来是散居在帝国周围的一些部落,很多早已定居在帝国领土之内,沦为奴隶和隶农,有的应募为雇佣军,这一部分蛮族是从内部摧毁奴隶制的力量之一。当罗马帝国已经从内部削弱、其力量又为奴隶和隶农延绵不断的起义所摧毁时,外部的蛮族入侵就灭掉了西罗马帝国。

在北非,4世纪30年代爆发了阿哥尼斯特(意为争取正义信仰的"战士")运动。参加运动的奴隶、隶农和农民把斗争矛头指向大地主和高利贷者,捣毁大地主的田庄,焚烧奴隶名单和债券,要求社会平等、财产公有和推翻罗马统治。运动遭到帝国的残酷镇压。到70年代,阿哥尼斯特运动又与毛里塔尼亚费尔姆领导的起义联合起来,起义军烧毁了毛里塔尼亚的最大城市恺撒利亚,占领了毛里塔尼亚大部分地区。公元373年,罗马皇帝派兵镇压,历时两年才将起义镇压下去。此后,阿哥尼斯特运动转入低潮,但是斗争并未停息。

费尔姆起义失败第二年,在多瑙河沿岸又爆发了西哥特人的大规模起义。为了摆脱匈奴人的压迫,西哥特人向罗马皇帝要求移居罗马境内避难,罗马政府想从他们身上得到兵源和税款,遂同意西哥特人渡过多瑙河入境。

西哥特人备受罗马官吏的欺压、勒索和凌辱,公元376年愤而举行起义。当地的奴隶、隶农和色雷斯矿工都参加了起义队伍,形成了一支强大的起义力量。罗马皇帝瓦伦斯率军前往镇压,公元378年双方会战于阿德里亚堡,罗马军被击溃,瓦伦斯被杀。提奥多西皇帝围剿镇压与安抚收买并用,把色雷斯、马其顿一带让给西哥特人定居,起义才暂时中止。

在帝国西部,一度被镇压的巴高达运动到4世纪末又在整个高卢地区重新兴起,后来发展到西班牙,到5世纪中叶,形成声势浩大的农民战争,日耳曼各族蜂拥而入,内外夹攻,罗马在不列颠、高卢、西班牙的统治完全瓦解,代之而起的是日耳曼各族人建立的小王国。

罗马帝国分裂之后,西哥特人在其领袖阿拉里克领导下乘机再起,率军横扫希腊各地,随后向意大利进军,与此同时,莱茵河畔日耳曼部落中的汪达尔人、勃艮第人也纷纷渡河南下。公元410年8月,西哥特人兵临罗马城下,城内起义的奴隶打开了城门,这座800余年未曾被异族攻破的"永恒之城"终于陷落在奴隶和蛮族手中。西哥特人在洗劫了罗马和意大利之后,继续西进,定居在北部西班牙和亚奎丹,公元419年在那里建立了罗马版图上第一个蛮族国家——西哥特王国。

公元439年,汪达尔人攻克北非首府迦太基,建立汪达尔王国。公元455年,汪达尔人攻陷罗马,这是"永恒之城"的第二次陷落。在5世纪50年代,西罗马实际上已是蛮族的天下。蛮族王国纷纷建立:西哥特人统治西班牙,汪达尔人在北非立国,法兰克人和勃艮第人统治高卢,东哥特人占据今南斯拉夫,盎格鲁.撒克逊人进入不列颠。西罗马版图仅剩下意大利和部分高卢,帝国的实权掌握在蛮族将领手中,皇权徒有虚名。

公元476年9月,日耳曼人雇佣兵统帅奥多亚克废黜了西罗马的最后一个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西罗马帝国终于在人民起义和外族入侵的浪潮中覆亡,宣告了世界古代奴隶制的崩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