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动词:及物 vs 不及物动词,学会正确使用提升英语表达能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英文动词:及物 vs 不及物动词,学会正确使用提升英语表达能力
引用
1
来源
1.
https://schoolaa.net/2024/04/19/%E8%8B%B1%E6%96%87%E5%8B%95%E8%A9%9E%EF%BC%9A%E5%8F%8A%E7%89%A9-vs-%E4%B8%8D%E5%8F%8A%E7%89%A9%E5%8B%95%E8%A9%9E%EF%BC%8C%E5%AD%B8%E6%9C%83%E6%AD%A3%E7%A2%BA%E4%BD%BF%E7%94%A8%E6%8F%90%E5%8D%87/
英文动词可以分为两大类: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这两者的使用方式与句法结构有著明显的区别,对于英文学习者来说,理解这些差异至关重要。
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后面必须加上受词,才能完整表达句意。受词通常是动词所影响或作用的对象,例如名词、代名词、动名词或不定式等。
举例如下:
- I ate an apple.
- The cat chased the mouse.
- The teacher taught the students.
在这些例句中,动词的動作都作用於受词,使得句子的意思更加完整清晰。
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后面不一定需要加上受词,它可以单独使用,表达主词的動作、状态或变化。
举例如下:
- The sun rose.
- The bird flew away.
- The water boiled.
在这些例句中,动词的意思可以独立存在,不需要受词的补充。
可及物可不及物动词
有些动词既可以当及物动词,也可以当不及物动词,这取决于它的具体使用情境。
举例如下:
- I read the book. (及物动词)
- I read every day. (不及物动词)
在第一个例句中,动词 “read” 需要受词 “the book” 来完整表达句意,而在第二个例句中,动词 “read” 则独立存在,没有特定的受词。
类型 | 描述 | 例句 |
|---|---|---|
及物动词 | 后面必须加上受词,才能完整表达句意 | - I ate an apple. - The cat chased the mouse. - The teacher taught the students. |
不及物动词 | 后面不一定需要加上受词,可以单独使用 | - The sun rose. - The bird flew away. - The water boiled. |
可及物可不及物动词 | 既可以当及物动词,也可以当不及物动词 | - I read the book. (及物动词) - I read every day. (不及物动词) |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区別
这两者的区别可以从句子结构、句意完整性和受词需求等方面来判断。及物动词需要受词来使句子结构完整,句意更加清晰,而不及物动词则不一定需要受词,动词的意思可以独立存在。
用法建议
在写作或口語表達中,適當地使用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是提高表達能力的關鍵。選擇正確的動詞類型能夠使句子更具語意明確性和表達力。透過瞭解這些動詞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準確地表達想法,寫出更流暢自然的英文句子。
热门推荐
50岁就为晚年生活做准备
音乐制作电脑配置完全指南:从硬件选择到软件兼容性
小米SU7碰撞起火致3人身亡,驾驶员、施工方、小米谁该担责?
什么是AI“世界模型”?为何如此重要?
如何通过绩效激励机制激发团队的创新与活力?
如何营造团队竞争氛围
工会在企业中的作用和职能
牙龈出血是否意味着我需要更换牙刷或牙膏?
丙烯马克笔和普通马克笔的区别
年轻人躺平会带来什么后果?答案揭秘!
远场涡流内检测技术(RFT)在石油管道检测中的应用
如何储存照片拍立得
探寻陕西魅力西安周边旅游攻略: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奇妙之旅
眼睛也怕“冷”?这份冬季护眼指南让眼睛“温暖”过冬!
电机串电阻启动的原理,详解电机串联电阻启动的工作原理
碧蓝航线企业图鉴攻略-深度解析碧蓝航线企业的技能与特点
年柱羊刃与大运相冲八字旺的影响及化解策略
体检前一天喝酒有影响吗抽血
电动自行车行驶中突然起火!男子衣服被烧透,这些安全提示请收好
预防青光眼,守护视力健康
质量工程师发展前景
多项式回归(Polynomial Regression)详解
手机相册整理秘籍:实用技巧与推荐工具大揭秘
中国消费者投诉趋势:消费理性崛起助力化妆品投诉量降温
麝香保心丸功效突出,我国院士早已证实!但3类人不适用,别盲目
瑜伽裤之后,运动内衣也更流行穿上街了
淄博桓台“快乐经济”点燃消费新引擎
从丑闻到增长放缓,丰田面临五大挑战
看了晋朝155年的历史,才明白司马家被刘裕灭族,是真的不冤枉
靶向药物:癌症治疗的新时代与耐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