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开通带动梅州文旅发展,客流量同比增长20%
高铁开通带动梅州文旅发展,客流量同比增长20%
梅龙高铁开通后,梅州的文旅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据麓湖山文化产业园市场总监温玉婷介绍,自梅龙高铁开通以来,几乎每天都有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游客乘坐高铁前来体验游玩。该景区距高铁梅州西站仅13分钟车程,高铁的便利为景区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为迎接梅龙高铁开通,梅州制定了详细的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方案。从强化卫生保洁到提升市容市貌,从景区导览到VR展示,全市51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和41家吃住购推荐商户全部关联融入“客都文旅智游梅州”小程序,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体验。此外,22家景区门票全免,18家景区参与“一票通”优惠,进一步激发了旅游市场的消费活力。
嘉应古城成为梅州文旅最“出圈”的一张名片。经过修缮改造后的嘉应古城于9月15日重新亮相,国庆期间举办的“快闪”活动、客家非遗美食文化荟、主题光影秀等活动让游客在游玩中感受客家文化魅力。据统计,2024年梅州米香酒文化周期间,市县两级共举办各类活动159场,其中客家文艺节目表演、“客家山歌特出名”梅州歌会、客家山歌音乐剧场《喊山》等既充满传统韵味又有创新活力,为游客开启了一扇深入了解客家文化的窗口。
梅州客天下旅游度假区策划经理饶彬表示,景区以客家文化体验为抓手,推出各种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活动,让游客全方位体验客家民俗文化。今年国庆假期,该景区游客接待量达20万人次,游客接待量、酒店入住率和假期旅游收入同比去年均增长20%以上,增量大部分来自珠三角地区的游客。
梅龙高铁开通后,梅州西站到发旅客28.3万人次,新设立的兴宁南站、五华站分别到发旅客5.1万人次、4.3万人次。利用梅龙高铁开通形成的大湾区“两小时生活圈”,梅州各地积极推出新经济、新业态下的农文旅乡村体验度假生活方式,“周末经济”“夜经济”等正成为梅州“百千万工程”的新助力。
筀竹村作为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成为不少外地游客来梅的打卡点。据该村一民宿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国庆期间民宿订房量是去年的两倍,10月1日至5日都是满房状态,客人主要来自深圳、珠海、广州以及福建等地。
兴宁“网红村”永和镇新寨村在梅龙高铁通车后再度爆火。广东梅一客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雪莲表示,国庆期间“兴宁故里”一共接待了游客10000多人次,每天的营业收入在5万元左右。游客们普遍反映高铁通车后出行非常方便,这进一步增强了当地发展信心。接下来,他们还计划配套住宿,通过多种渠道吸引更多的广州、深圳游客来梅州游玩。
嘉应古城游人如织。(林翔 摄)
2024年梅州米香酒文化周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吴腾江 摄)
梅州客天下旅游度假区举办“梅州围龙宴”,八仙桌在记忆广场一字排开,数百名宾客纷至沓来。(吴腾江 摄)
筀竹村“大地艺术秀”活动将设计与艺术融入乡村生活,游客纷纷打卡拍照。(林翔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