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瞩目!2024年世界隧道大会在深圳开幕!
全球瞩目!2024年世界隧道大会在深圳开幕!
4月22日,由国际隧道和地下空间协会(ITA)主办,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承办的2024年世界隧道大会在深圳开幕。本届大会主题为“隧道让生活更美好”,共有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业界代表等2700多人参会,共同探讨隧道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挑战与路径,在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智能建造等领域展开合作交流。
世界隧道大会是世界隧道工程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专业盛会。据悉,本届大会展览面积为20000平方米为历届之最,同期还将围绕15个议题举办195场学术报告,并组织参观8条先进技术路线。
会上,住建部部长倪虹指出,隧道和地下工程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居环境改善、公共服务提升和城市安全运行提供了基本保障。他表示,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隧道数量最多、建设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建成了地铁8543公里、地下综合管廊5100公里、铁路隧道和公路隧道超过5万公里,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
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主席阿诺·爱德华·迪克斯认为,“隧道让生活更美好”完美地概括了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地下基础设施的变革影响,越来越多人因为隧道、铁路、地铁等基础设施享受到更为便捷的出行体验和生活环境。
据悉,2024世界隧道大会专业展厅的面积达到了20000平方米,汇聚了国际隧道协会成员单位的近200家展商,涉及隧道建设、材料、装备、设计、施工、科研、高校等类别。
深中通道隧道惊艳世界
即将于今年建成通车的深中通道,是世界首个双向八车道钢壳沉管隧道;深圳首条海底隧道“妈湾跨海通道”,则是中国国内最大直径的越海盾构隧道;深圳立体交通枢纽“滨海大道下沉改造工程”,获得国际隧道协会年度工程大奖。
在本次大会的技术参观路线中,作为水下隧道工程的深中通道展示了中国工程技术硬实力。深中通道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跨海长度达到22.4公里,是世界首例特长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据设计、咨询单位中铁六院集团广东分公司有关技术负责人介绍,深中通道应用了一系列方案和智能技术,创新应对了其沉管隧道工程面临的“大跨度新型钢壳混凝土结构设计及施工、复杂地质条件下管节基础处理、长距离管节浮运沉放、东岛地下互通立交及沿江高速桥墩保护”等一系列世界级难题挑战。
智能盾构建造技术世界领先
智能盾构建造技术也是本届大会的热词之一。其中,作为国内最大埋深、世界最大水压隧道的工程,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应用的盾构隧道智能建造体系备受世界各国瞩目。该体系由中国中铁隧道局创新研发应用,包括智能掘进、智能拼装、智能协同、智能诊断、智能检测、智能构件生产、智能物管、智能通风八大技术,为盾构隧道施工注入了“新质生产力”。
中国中铁隧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智能掘进实现了盾构施工“有人值守、无人操作”,不仅可减少盾构主司机2人,还较人工操作盾构参数更平稳、姿态控制更精准、中线拟合更平顺;智能拼装实现了大型预制构件一键启动智能拼装,较传统拼装作业效率可提升2至10倍,每班可节省人力4至8人;智能协同可有效降低设备无效运行时间,设备利用率提高10%、施工组织效率提高16%;智能诊断系统具备盾构机故障预警推送和指导制定维修方案等功能,方便管理人员及时预判和高效处置设备故障隐患,提高设备完好率;智能检测实现了隧道结构无损快速检测与判识;智能构件生产配置智能机器人,流水线自动化程度提升30%;采用数控蒸汽发生器进行构件养护,大幅减少了碳排放量;智能物管系统可使仓储货物精确定位,物资出入库精确统计;智能通风实现了隧道施工通风实时监测、有效传输、节能运营、智能控制。
前沿科技创新闪耀,全球领先装备亮相
展览集结了全球顶尖的隧道工程技术与设备,重点展示了近年来行业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工业旗下中铁装备携最新技术成果、全系列产品精彩亮相,为隧道工程可持续发展、智能化施工提供技术和方案。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本届展会中展出掘进机、钻爆法隧道施工装备、矿山装备等产业板块创新成果,其中包括全球首台大坡度螺旋隧道掘进机“北山1号”、国产首台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全球首台纯电动高原型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等代表行业领先水平的产品。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十四局集中展示了“一隧一机”专项设计、盾构新型刀具与换刀技术、微扰动精准穿越技术等十大核心技术,还展出了刀盘焊接机器人、承插式管片、双液注浆设备等模型,从多角度展现中国大盾构施工取得的最新成果。
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新一代大直径隧道的管片结构模型——配备新一代承插式快速接头与预埋锚固式弹性密封垫,为数智盾构全自动拼装量身打造,可大幅度提高隧道施工质量与工效。
“超大直径盾构推拼同步技术”模型——我国首次实现长距离推拼同步正式应用的国产盾构模型,实现14m级超大直径盾构月推进702m,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
本届大会是继1990年之后,时隔34年,中国城市再次成为大会举办地,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隧道建设成就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