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麂子(麂子学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麂子(麂子学名)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97609.com/item/56076.html

麂子,又称麂,是哺乳纲、偶蹄目、鹿科的一种小型动物。它们主要分布在亚洲的森林、草原和山区,因其天性胆小而闻名。

什么是麂子

麂子是一种小型鹿科动物,成体体重不超过35公斤,体长在75~115厘米之间。它们的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皮质柔软可以制革。根据不同的特征,麂子可分为黑麂、赤麂、小麂和菲氏麂四种。

  • 黑麂:又称乌猄,体型与赤麂相近,体重20-30公斤。体毛棕黑色,头顶部有棕黄褐色间杂栗色斑点,额顶部有一束鲜棕色长簇毛,与毛冠麂相似但颜色不同。尾巴背面为黑色,腹面为白色,臀缘及鼠蹊部为纯白色。

  • 赤麂:又称麂子,俗称“黄猄”。体型较小,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因其天性胆小,南方沿海一带也称“黄惊”。最怕阴雨天气,湿滑路面会影响其攀爬能力。

  • 小麂:体型更小,适应力强,分布广泛。

  • 菲氏麂: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

麂子的角仅雄性具有,角干向后伸展,角尖内弯,不分杈或仅分一小杈,角基部在脸上形成纵棱脊。被毛较其他鹿科动物短而细;四肢细长、蹄狭尖;有大的上犬齿弯曲呈獠牙状,但较麝、獐的獠牙小。头骨略呈三角形,泪窝显著。

麂子的读音

麂子的读音为jǐ zǐ。结构上,"麂"字为半包围结构,"子"字为独体结构。在动物学中,麂子属于哺乳纲、偶蹄目、鹿科,肩高45至60厘米,体色多样,包括灰褐色、红褐色和黑褐色等。

麂子已被列为国际一级濒危动物,春季交配,妊娠期约半年,每胎产1~2仔。主要分布在中国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万州山区及陕西南部等地。

麂子的特征与习性

麂子主要栖息在稠密灌丛中,喜独居或雌雄同栖。它们的毛色因种类和季节而异,一般为灰褐色或暗褐色,有助于在自然环境中伪装。麂子最怕阴雨天气,湿滑路面会影响其攀爬能力。

麂子是一种小型鹿科动物,成体体重不超过35公斤,体长75~115厘米。腿虽细但很有力,善于跳跃,皮很软可以用来制革。因其天生胆子小,有点风吹草动就会被吓一跳,南方沿海一带也叫“黄猄”。

在中国分布有四种,分别是黑麂,赤麂,小麂和菲氏麂。麂子已被列为国际一级濒危动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