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品胃”源于大脑控糖机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甜品胃”源于大脑控糖机制
引用
科学网
1.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5/2/538898.shtm
人们常常开玩笑说,自己有两个胃,一个用来吃饭,另一个则是“甜品胃”。如今,这种现象有了科学解释。发表在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大脑中存在一种控制糖分摄入的特殊机制,为人们理解“为什么吃饱了还能再吃甜品”提供了全新视角。
大脑决定了人们喜欢吃甜食。图片来源:美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官网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老龄化生物学研究所科学家通过小鼠实验发现,大脑中有一组名为POMC的神经元,在“甜品胃”现象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当小鼠吃饱后,再吃额外的糖时,这些神经元不仅会释放刺激饱腹感的信号分子,还会释放β-内啡肽。这种物质能激活大脑中的“奖励系统”,带来愉悦感,从而让小鼠即使已经吃饱,也会继续摄入糖分。
研究进一步发现,这种“糖瘾”机制仅在摄入糖分时被激活,而对普通食物或高脂肪食物没有反应。当科学家通过实验阻断这一神经通路时,小鼠便不再表现出对额外糖分的兴趣。
有趣的是,这种机制甚至在动物还未真正吃到糖时就已被激活。也就是说,仅仅感知到糖的存在,就足以触发大脑对甜食的渴望,“甜品胃”就会释放β-内啡肽,而摄入额外的糖会进一步增强这种释放。
为了验证这一发现是否适用于人类,科学家对志愿者进行了脑部扫描实验。结果显示,当志愿者通过吸管摄入糖溶液时,大脑中与小鼠相同的区域被激活。这一区域不仅与饱腹感相关,还富含β-内啡肽。
科学家解释说,从进化角度来看,这种机制是有道理的。在自然界中,糖是一种稀缺但能快速提供能量的资源。因此,大脑进化出了一套机制,确保动物在遇到糖分时尽可能多地摄入它。
本文原文来自科学网
热门推荐
世界预防自杀日:心理援助热线,生命的守护者
三角粽子的包法-三角粽子怎么包
ESXi虚拟机读写性能优化指南
观音菩萨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观音菩萨竟有三个生日?哪三个?怎么来的?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杭州西站2025年将迎来两条高铁:杭衢高铁开通,沪乍杭高铁开建
8.7分恐怖动画,4集不够看
脑梗发生前可能有这个先兆信号!别怪我没提醒你
中国知网发布2024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燃爆!强推!热血国漫《狂王》:王的称号,是打出来的
如何让两个无线路由器同时可用
1887年是什么年什么命
安电梯各楼层拿多少钱,实际费用如何分摊?
揭秘电梯安装费用:如何准确估算你的电梯投资?
植发与护发:如何选择护发产品
面试中的非语言沟通:肢体语言和眼神交流技巧
糖蒜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西双版纳的海拔究竟有多高?
西双版纳的海拔究竟有多高?
张雪峰谈俄语专业:就业方向及发展前景解析
张雪峰谈俄语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高血压与豆制品:科学搭配,健康控压
如何正确使用充气棒以确保安全?这种充气棒的使用方法有哪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出自哪篇文章
选购笔记本电脑时需避开的十大“坑”
血型自己怎么测
怎么查自己的血型
研客专栏 |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A股的影响
Cortex-A55处理器深度解析:技术特点、对比分析及国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