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车解决方案】晕车怎么办?晕车原因、晕车药成分及预防方法全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晕车解决方案】晕车怎么办?晕车原因、晕车药成分及预防方法全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urbanlifehk.com/article/64633/%E6%9A%88%E8%BB%8A%E7%B7%A9%E8%A7%A3-%E6%9A%88%E8%BB%8A%E6%80%8E%E9%BA%BC%E8%BE%A6-%E6%9A%88%E8%BB%8A%E6%B5%AA%E5%8E%9F%E5%9B%A0-%E6%9A%88%E8%BB%8A%E8%97%A5%E6%8E%A8%E8%96%A6-%E6%9A%88%E8%BB%8A%E8%97%A5%E7%A8%AE%E9%A1%9E
搭车晕车是否令你十分困扰?每次乘车都感到头晕、恶心甚至呕吐,不仅影响心情,还让旅程变得烦恼重重。但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有什么办法能减轻与预防?本文将深入解析晕车的原因,并分享有效的防晕技巧及常见晕车药的成分,让你从此远离晕车困扰,轻松享受旅程。
为什么会晕车?
当速度改变、摆动、旋转或颠簸,使大脑对外在环境的预期与感官接受的信息不同,内耳受到刺激,令前庭功能发生紊乱,就会造成晕车。
晕车症状
主要会出现反胃、冒冷汗、恶心或呕吐等症狀。针对婴幼儿,因他们未懂得用说话表达,或会做出一些异常举动,如哭闹、舞动手脚、紧抓著人不鬆手、脸色发白、呕吐等。
容易晕车的人士
- 小朋友:因他们的前庭功能正处于发育阶段,直至16岁才会成熟,故孩童的晕车症状一般比成人明显及普遍。
- 内耳平衡系统敏感者:如内耳前庭和半规管较为敏感,会更易有晕车症状。
- 若睡眠不足、血糖低、氧气不足、身体较虚弱、焦虑、肠胃不适或怀孕等人士,也较易出现晕车不适。
晕车药原理
晕车是因人体与外界接触的三个感觉管道:视觉、前庭觉、本位觉,三者感受的信息不一致,使大脑感到混乱所致,故晕车药原理是能协助身体阻断过多的信息,减轻或避免动晕症的相关症状。
2大类常用的止晕、止呕药
根据卫生署指出,针对晕车浪的常见止晕、止呕药物有以下2种:
- 抗胆碱性药物(Anticholinergics):这款药物能抑制脑部的呕吐中心,对防止晕车浪十分有效,如氢溴酸莨菪(hyoscine hydrobromide)。但服药者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副作用,如犯困、口感、视力模糊等。
- 抗组织胺药物(Antihistamine):这款药物能抑制脑部的呕吐中心,减低过度活化的呕吐反射,能防止服药者在搭车船或其他原因引發的头晕和呕吐。但這款藥物較容易令人昏睡,因此有些人服藥後會一上車就睡。
何时服用最有效?
主要可分口服和贴片两种剂型,口服剂型宜于搭乘前30分钟至1小时服用,药效通常只有六到八个小时,若行程较长要再次服药;而贴片剂型亦应至少在搭车前4小时贴于身体无毛髮处,如耳后。
留意晕车药副作用及不宜同服的药物
常见副作用包含口干、尿液滞留、嗜睡等。有些药品亦不适合与晕车药一起服用,如感冒药、抗过敏药(常含有抗组织胺成分);而有些失智症药物的作用机制与晕车药相同或会產生冲突,若同时服用,亦可能会引致不良影响。
5类人不宜服用晕车药
- 良性前列腺肥大患者:晕车药会抑制尿液分泌,加剧症状
- 青光眼患者:服用有可能造成眼压升高,导致青光眼加重
- 6岁以下孩童:因肝肾功能发育未完全,不易代谢药物
- 高龄者(常服用多种慢性病药):不同药或会产生交互作用,而且因肝肾功能较差,更易产生副作用
- 怀孕未满3个月的孕婦
服用晕车药3大注意事项
- 购买晕车药时,应先咨询药剂师或医生,确认是否适合服用。同时亦应避免将药物分享予其他人,以免他人在服用后产生不良影响。
- 部分晕车药的副作用可能会引起视力模糊、注意力不集中或嗜睡等,因此服药后,不宜驾驶及进行危险性高的活动,以免发生危险。
- 避免在服药后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与酒精,以免引起心跳加速、神经紧张和失眠等症狀。
- 孕妇欲想服用药物,建议先咨询医生意见。
其他防止晕车浪解决方法
- 出发前睡眠充足、饮食清淡及避免抽烟。最好先吃少一点食物,但若担心晕吐而不吃,反而容易因肠胃蠕动而加深想吐的感觉。
- 准备话梅、生姜片。梅子在体内经消化吸收后,可帮助中和体内的酸性物质,达到预防晕车之效果。生姜具有解毒、止吐的效用,生吃姜片、喝姜汁或是口中含姜糖都可预防晕车,搭车前一小小时就服用,效果更佳。
- 搭乘时宜选择适宜座位如前座,不要在车或船上阅读、用手机,可与别人聊天、唱歌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减少晕车机会。
- 出发前不要吃太饱,以及避免饮酒,以免引起不适。
- 如果是乘搭公共交通工具,避免选购「倒头车」位置,因为这些位置会让眼睛与平衡感受所提供的信息相互矛盾,脑内感知位置的器官会将身体随着车前行的信息传送至大脑,但眼前看到的却是在后退,这种矛盾的信息会让大脑混乱,从而感到不适。
- 尽量看向远处,看出窗外,并将视线固定于水平线上或远处的一个定点,这有助于调和视觉和平衡感觉。
- 可以睡觉或闭起眼睛,因为这时大脑不会处理视觉信息。
热门推荐
春节起源的社会学解读:从农耕文明到全球庆典
健康科普|寒与肾相应,秋冬交替,中医教您这样养生养“肾”
成人慢性肾脏病食养指南(2024 年版)
肾有问题,会有哪些表现?发现肾脏病的9个蛛丝马迹!
“愁”字背后的心事与秋意
李清照的愁,你能读懂几分?
芭蕉和明月:古人如何用它们诉说愁苦?
冬钓高手分享的饵料与线组搭配技巧
微软Office达人养成记:文员必备技能
行政文员的逆袭之路:从文员到总监
文员竟是职场隐形大佬?
稻盛和夫经营哲学:职场逆袭的思维与方法
稻盛和夫经营哲学:如何打造高效企业文化?
稻盛和夫:领导力不是天生的,这六大素质是关键
稻盛和夫:用经营哲学创造企业逆袭奇迹
上山文化彩陶:春节民俗的源头
黑磷和硅材料:让手机充电飞速提升
稻盛和夫的商业帝国:如何影响当代企业家?
电动汽车充电策略大揭秘:三元锂 vs 磷酸铁锂
手机充电时间的秘密:为什么有的要2小时,有的只要15分钟?
稻盛和夫教你职场逆袭秘籍
稻盛和夫的传奇人生:从破产到世界500强
稻盛和夫的“敬天爱人”:从理念到实践的经营智慧
心理科普 | 积极心理暗示
解码村上春树:从上海快闪店到全球流行文化的影响力
龙在中国文化中的神秘地位
普外科专家支招:如何科学预防与治疗胆结石
胆囊结石为什么要早查早治? 医生:千万别“养石成患”
春节高速免费,带火沿线小店经济
2025春节自驾游爆火:72亿人次出行,酒店预订量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