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常识和安全风险
有限空间作业常识和安全风险
近年来,各地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以及施救不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频发。进入春季,有限空间内温度升高,发生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的风险明显增高,给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知识和安全风险,帮助您更好地预防事故发生。
什么是有限空间?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受限但人员可以进入,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常见的有限空间可分为三类:
地下有限空间: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地下管沟、暗沟、隧道、涵洞、地坑、深基坑、废井、地窖、检查井室、沼气池、化粪池、污水处理池等
地上有限空间:酒糟池、发酵池、腌渍池、纸浆池、粮仓、料仓等
密闭设备:船舱、贮(槽)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窑炉、炉膛、烟道、管道及锅炉等
有限空间的风险
中毒风险
有限空间内存在或积聚有毒气体,作业人员吸入后会引起化学性中毒,甚至死亡。引发有限空间作业中毒风险的典型物质有:硫化氢、一氧化碳、苯和苯系物、氰化氢、磷化氢等。
缺氧窒息风险
空气中氧含量的体积分数约为 20.9%,氧含量低于 19.5%时就是缺氧。缺氧会对人体多个系统及脏器造成影响,甚至使人致命。引发有限空间作业缺氧风险的典型物质有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氩气等。
燃爆风险
有限空间中积聚的易燃易爆物质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若混合物浓度达到其爆炸极限,遇明火、化学反应放热、撞击或摩擦火花、电气火花、静电火花等点火源时,就会发生燃爆事故。有限空间作业中常见的易燃易爆物质有甲烷、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以及铝粉、玉米淀粉、煤粉等可燃性粉尘。
其他安全风险
有限空间内还可能存在淹溺、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灼烫、坍塌、掩埋和高温高湿等安全风险。
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安全措施:
作业审批:有限空间作业前审批负责人应在审批单上签字确认,未经审批不得擅自开展有限空间作业。
气体检测和通风:作业前应根据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气体种类进行有针对性检测,但应至少检测氧气、可燃气体、硫化氢和一氧化碳。当有限空间内气体环境复杂,作业单位不具备检测能力时,应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能力的单位进行检测。
安全作业:在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等符合要求后,作业现场负责人方可许可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实时监测和持续通风:作业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对有限空间作业面进行实时监测,作业过程中还应持续进行通风。
作业监护:监护人员应在有限空间外全程持续监护,不得擅离职守。
异常情况紧急撤离:作业期间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作业人员应立即中断作业,撤离有限空间:
随着春季气温升高,有限空间安全事故风险增加。学会辨识有限空间,遵守作业规程,事故发生后,科学实施救援,能有效防范有限空间作业事故!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