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工资起诉人民法院要收费吗
欠工资起诉人民法院要收费吗
一、欠工资起诉人民法院要收费吗
起诉欠工资至人民法院是需要收费的。案件受理费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一定比例分段累计交纳。例如,不超过 1 万元的,每件交纳 50 元;超过 1 万元至 10 万元的部分,按照 2.5%交纳等。此外,还可能有其他费用,如申请费、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理算人员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等。不过,如果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的案件,经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仲裁后,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法院通常会按照《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予以免交案件受理费。具体收费标准和相关事宜,可向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咨询了解。
二、欠工资没有签合同可以起诉吗
即使没有签订合同,被拖欠工资也是可以起诉的。
(一)劳动关系的认定。虽然没有书面合同,但如果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比如有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支付凭证等能证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证据,这种劳动关系是受法律保护的。
(二)法律依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也可以起诉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
不过在起诉前,建议先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这是较为便捷的方式。如果这些途径都无法解决问题,再考虑起诉。起诉时要注意收集好能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数额等相关证据,以保障自己的权益。
三、欠工资两个月违法吗
拖欠工资两个月属于违法行为。
根据我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这里的“按月支付”明确了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的周期和时间要求,保障劳动者能够及时获得劳动报酬以维持生活和履行相关经济义务。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可能面临以下法律后果:一是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若逾期不支付,需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二是劳动者可以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劳动者若遭遇此类情况,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文原文来自66la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