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文博会雅昌艺术中心分会场开幕,以“数与美”为主题展现文化与科技融合
第二十届文博会雅昌艺术中心分会场开幕,以“数与美”为主题展现文化与科技融合
5月22日下午,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雅昌艺术中心分会场开幕。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梁宇先生,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局长吕哲先生,南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夏雷先生,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博导柳崎峰教授,雅昌集团董事长万捷先生,副董事长何曼玲女士、总裁李才均先生等嘉宾齐聚一堂。同时,香港科技大学校长郭毅可先生以数字人形象惊艳亮相,为开幕式增添了科技色彩。
本届文博会雅昌分会场以“数与美”为主题,灵感源自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名言“美是数的和谐”。在数字化浪潮下,雅昌将这一古老哲学思想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拓数字之界,传艺术之美,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科技与艺术交融的盛宴。
雅昌文化集团总裁李才均先生致辞。
作为综合性文化企业,雅昌秉承优势互补、长远发展的理念,与上海自贸区国际文投、成都传媒产业集团、佳能(中国)公司、江西省数字文化集团、深圳市杨梅红艺术教育集团等多家业界领先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构建数字化消费新场景 推动文旅产业发展
本次文博会,雅昌艺术中心分会场精心推出了两大数字艺术展,充分展示了雅昌通过数字赋能文旅行业的实力与决心。
其中,“红楼梦数字展”以清代孙氏全本《红楼梦》为蓝本,采用传统展陈与数字艺术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文学世界。此次雅昌分会场的红楼梦数字展,不仅呈现了过往的精华,更推出了10亿级像素超高清艺术图集、文创衍生品等丰富内容,为观众带来了更立体多维的传统文化体验。
“雪域回响——西藏文化艺术数字展”则通过沉浸式体验区、数字交互体验区等多样化形式,让观众亲身感受西藏壁画艺术的魅力与西藏文化艺术品交流的历程。展览背后,是雅昌布达拉宫数字化采集团队多年来辛勤努力与智慧结晶,让尘封多年的壁画艺术以全新数字化形式重回大众视野,令珍贵而脆弱的文化遗产重焕璀璨光彩。
红楼梦数字展。
此外,现场还展示了雅昌打造的数字文化应用产品——“雅昌百灵”和“艺数盒子”。雅昌百灵是以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传承为目标,以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结合产品形态的交互性、艺术性特点的爱国主义教育智慧产品。而艺数盒子则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目标,打造内容涵盖艺术史、艺术家、艺术品、数字展、博物馆知识百科等板块的数字文化教育应用产品。
引领图书文创新风尚 探索阅读新业态
本届文博会上,雅昌以一场精心策划的“雅昌制造:最美的书展”展示其31年来荣获各奖项的代表性书籍,精湛的印刷与装帧工艺让这些书籍成为艺术品,读者可在翻阅中充分感受纸张传递出的美、书香与温度。而在“书之极:东西方巨匠艺术家手作书集萃”中,大众将刷新对“书”的认知,探索“书”这一载体的极限:展览汇聚了由《书之极》作者王骥精心收藏的多部艺术家手作书精品,以及意大利艺术家联合创作的珍贵原作。
“雅昌制造:最美的书展”展。
为了让阅读与生活方式相融合,雅昌还推出了别具一格的“法国奢侈品图书展”,通过将艺术中心星空餐厅的优雅环境与众多精品艺术图书(coffee-table book)融合,观众可在品味咖啡与享受阅读的同时,沉浸于法式文化的浪漫与优雅之中。
在坚持精品艺术书籍的印制外,近年来雅昌更是紧跟时代步伐,推出了数字印刷业务。以“互联网+印刷”的综合服务模式,灵活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中国历代名家书画——雅昌数字印刷文创特展”展示了雅昌从“中国艺术品数据库”遴选的16位艺术家的近30幅珍贵作品,时间跨度超过千年,经过雅昌尖端数字印刷技术的完美呈现,让大师作品不再遥不可及。雅昌让这些博物馆级的复制品以全新方式走入千家万户,让艺术真正融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搭建艺术交流平台 促进多元文化互鉴
由雅昌与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HK Generative AI R&D Center)合作的“未来协奏曲”人工智能音乐会,是本届文博会雅昌分会场的一大亮点。这场音乐会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引擎,通过生成式算法,将文本、和弦、旋律、动机与音乐形式等多元要素融合,创作出结构严谨、情感丰富的音乐作品。观众不再是单纯的聆听者,而是成为了这场音乐盛宴的参与者与共创者,共同见证人工智能技术与音乐艺术的完美融合。
促进多元文化互鉴。
今年正值中匈建交75周年,本次文博会,雅昌隆重推出“旅途:亚诺士·法约及PESTI工作室”展览,展出匈牙利著名艺术家亚诺士·法约以及PESTI工作室画家的代表性绘画及丝网印刷作品50余件,通过这场抽象艺术盛宴,架起中匈两国人民文化互鉴的桥梁。
本届文博会雅昌艺术中心分会场,以其开放包容的姿态和前瞻性的视野,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世界的文化艺术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推动多元文化交融互鉴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