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慢性单纯性鼻炎:病因、症状与治疗方法全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慢性单纯性鼻炎:病因、症状与治疗方法全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yixue.com/%E6%85%A2%E6%80%A7%E5%8D%95%E7%BA%AF%E6%80%A7%E9%BC%BB%E7%82%8E

慢性单纯性鼻炎是鼻粘膜由于局部性、全身性或环境性因素所致的可逆性炎症。主要病理改变为鼻粘膜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粘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血管和腺体周围有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粘液腺功能活跃,分泌物增多。主要症状表现为鼻塞流涕。

病因

  1. 有反复急性鼻炎发作史。
  2. 邻近器官分泌物的炎性刺激,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
  3. 鼻腔有妨碍通气和分泌物排出的因素,如鼻中隔偏曲、骨嵴或棘突。
  4. 长期使用滴鼻药及血管收缩剂,如麻黄素、滴鼻净、肾上腺素等,引起血管反应性扩张,使血管舒缩功能发生障碍,服用药如利血平、雌性激素等亦可使血管扩张。
  5. 常伴有体弱,患慢性病,如贫血,风湿症、肝、肾、心血管疾病,和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
  6. 有烟酒嗜好。
  7. 常伴发于内分泌功能紊乱时期。如甲状腺机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妊娠期。月经期等。
  8. 生活或工作环境差,如温度骤变、空气过于干燥、通风不良、空气污染、粉尘烟雾以及有害气体长期刺激的后果。

症状

  1. 鼻塞呈间歇性,交替性。久坐蛙或低头时明显,侧工具卧位多下侧鼻塞严重,寒冷蛙加重,故冬季症状明显夏季较轻。
  2. 头闷胀或有头痛、失眠,有继发感染时暂时嗅觉减退。
  3. 鼻涕增多,呈粘稠半透明粘液性,继发感染时呈现粘液脓性。
  4. 常伴有鼻前庭炎或皮肤湿疹。
  5. 鼻涕倒流向鼻咽及下呼吸道,常引起咽喉部不适,咳嗽、多痰,易诱发下呼吸道感染,刺激鼻咽部可累及咽鼓管,引起耳鸣和听力减退。
  6. 鼻镜检查见双侧下鼻甲肿胀,表面光滑湿润,多暗红色,探针触之柔软,可出现凹陷,移去后立即复原,甲状腺功能低下者,鼻粘膜多水肿、苍白。
  7. 肿胀粘膜对血管收缩剂反应敏感。

临床表现

  1. 间歇性、交替性鼻塞,常伴有头痛、头昏、嗅觉减退,说话可呈闭塞性鼻音。
  2. 鼻涕增多,呈粘液性或粘液脓性。
  3. 鼻粘膜呈暗红色,下甲肿胀表面光滑有弹性。总鼻道或下鼻道有粘稠分泌物。

诊断标准

  1. 有急性鼻炎反复发作史,邻近病源感染,全身慢性疾病或长期化学、物理性刺激史
  2. 表现有间歇性交替性鼻塞,少许粘液性或粘液脓性鼻涕,头痛,嗅觉减退。
  3. 鼻腔粘膜充血,双下甲肿大、表面光滑湿润、多呈暗红色,触之柔软而有弹。
  4. 肿胀的鼻粘膜对血管收缩剂反应敏感。

治疗方法

  1. 病因治疗。
  2. 局部应用血管收缩剂以改善症状。
  3. 下鼻甲封闭或注射硬化剂治疗。

治疗方案

  1. 轻症者以局部治疗为主。
  2. 病史长症状重者,局部治疗辅予多种维生素、抗组胺药及中药。
  3. 病情顽固者,0.5%普鲁卡因封闭、5%鱼肝油酸钠下甲注射或手术治疗。

具体用药

  1. 麻黄素或呋喃西林、麻黄素液、氯霉素、麻黄素液滴鼻,每日3次。
  2. 鼻丘封闭或下鼻甲粘膜下封闭,每次~1.5ml,隔日1次,或每周2次,5次为一疗程
  3. 短波或红外线理疗,可改善局部血循环以减轻症状。
  4. 经上述疗法无效时,可选用硬化剂作下鼻甲注射治疗,或者采用微波激光治疗。
  5. 找出与疾病有关的病因并及时治疗。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

检查项目

  1. 一般病例,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 疑与全身慢性疾病或邻近病源感染有关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C”。

疗效评估

  1. 治愈:鼻腔通畅,分泌物消失,粘膜恢复正常。
  2. 好转:鼻塞改善,分泌物减少。
  3. 未愈:鼻塞、流涕症状无改善。

预后

慢性单纯性鼻炎是可逆性疾病,多数病人经局部或全身治疗均获痊愈。部分病情顽固,鼻塞较重或有鼻内畸形者,手术治疗可获得理想疗效。

参考文献:

  • 《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慢性单纯性鼻炎
  • 《耳鼻咽喉外科学》- 慢性单纯性鼻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