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丨申遗:让世界重新认识景德镇
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丨申遗:让世界重新认识景德镇
景德镇,这座被誉为“瓷都”的城市,正以其独特的陶瓷文化魅力,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近年来,随着“长江口二号”沉船的发现,景德镇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这座承载着千年陶瓷文化的城市,正全力以赴推进御窑遗址申遗工作,力争在2026年实现申遗目标。
“长江口二号”古船部分出水文物(资料照片)。图片来源于新华社
景德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闻名中外的国际瓷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起点城市,自古以来便以陶瓷为纽带将中国文化传播至东亚以至全球。近期,我国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木质沉船——“长江口二号”迅速带火景德镇。沉船载有大量晚清时期的景德镇民窑瓷器,与景德镇近年来的窑址考古发现多可比对。景德镇,再一次被世界关注。
御窑窑址遗存
1982年农历腊月二十四日,在景德镇珠山中路修路的施工人员发现,所挖泥土中夹杂着许多碎瓷片。经文物专家鉴定,这些碎瓷片全是明代宣德年间御窑生产的古瓷碎片,御窑厂遗址的神秘面纱从此被撩开了一角。
修复台上摆满了出土的青花瓷枕碎片(资料图片)
“虽然景德镇城市很小,但它却很特别。”早在2010年,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就赞成景德镇御窑遗址申遗。谈起为何将御窑遗址作为核心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景德镇市申遗办专职副主任、市文旅局副局长汪同茂表示,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悠久灿烂,她没有城墙,但有老城,有里弄肌理(以御窑为核心,以“两河”为纽带);地下文物极其丰富,是一座瓷片堆积起来的城市;手工制瓷技艺60%以上“活态传承”到今天。御窑就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典型代表,它是中国瓷业发展到元明清巅峰时期的见证,体现了当时世界制瓷业的最高水平,所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御窑遗址当仁不让。
市文旅局文物保护科科长占兴华介绍,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有利于加强景德镇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水平;有利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改善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彰显景德镇独具特色的历史底蕴和山水园林城市的风貌。同时,申报过程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文物保护宣传和普及活动,通过申报将进一步增加市民对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市民的保护意识,提升景德镇在世界的影响力。
“申遗7年多来,景德镇将世界遗产积极推动的理念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充分结合,不断擦亮千年瓷都品牌。”景德镇市申遗办工作人员孔欢欢在介绍申遗进展时说道。
御窑厂遗址
2015年3月,景德镇正式启动以御窑厂遗址为核心的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将御窑厂遗址、乐平南窑古瓷窑址、兰田古瓷窑址、湖田窑遗址、丽阳窑遗址、落马桥窑址、观音阁窑址、高岭土矿遗址、瑶里釉果矿遗址、进坑瓷土矿遗址、东埠码头、三闾庙码头(明清古街)、湖北会馆、丰城会馆、奉新会馆、黄老大镇窑址、徐家窑址、刘家窑址等18处历史遗迹作为遗产构成要素主体进行整体申报。2017年1月,御窑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景德镇正式拿到了申遗“入场券”。
落马桥窑址建筑遗迹
湖田窑遗址明代葫芦窑
乐平南窑古瓷窑址龙窑遗迹
2018年4月,在景德镇市委市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市申遗办牵头召开了“景德镇御窑厂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推进汇报会”,会上邀请到了由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带领的团队5人。按照专家的指导,进一步明确申报主题,确定将18处历史遗迹缩减至6处(暂定)作为遗产构成要素主体进行整体申报。
高岭采矿遗迹-洞采遗迹
东埠码头风雨廊
清代东埠码头运输高岭土的繁忙景象(清末)
为何将18处历史遗迹缩减至6处呢?孔欢欢解释,做出这种改变是专家论证以后的结果,御窑厂遗址、落马桥窑址、湖田窑遗址、乐平南窑古瓷窑址、高岭土矿遗址、东埠码头这6处历史遗迹具有更鲜明的历史特征和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为推进申遗工作,景德镇在2018年出台地方立法《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保护管理条例》,还聘请国内顶尖专家常驻景德镇,协助推进申遗各项基础工作的开展。
申遗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杭州西湖申遗用了12年,中国大运河申遗花了7年,丝绸之路项目走过8年;日本的富士山申遗用了20多年,中途也曾更改过申遗的方向。
景德镇的申遗之路还有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规定,一个成员国一年最多只能申报两个世遗项目,通常是每年一个自然遗产(或者自然文化双遗产)和一个文化遗产(或者文化景观遗产)。
“申遗永远在路上。” 占兴华认为,申遗不只是一个结果。我们更在乎的是一个过程。申遗是一项综合的庞大的系统保护工程,标准要求高,周期性较长,虽然排队的城市很多,但景德镇市目前属于第一梯队。“心里可以很急,但是工作要有条不紊地来做。”占兴华说,申遗工作要遵循遗产保护和申遗的规律。
去年,为加快推进御窑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程,景德镇市制定了《景德镇御窑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年行动计划及任务分工表(2021-2023年)》,努力推动御窑遗址实现由国家级向世界级的飞跃。今年,开始编制《景德镇大遗址保护利用片区总体规划》和《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认定及保护管理办法》,让景德镇这部活的“陶瓷历史文化教科书”更好地真实展现。
直播活动现场
今年4.18国际古迹遗址日,景德镇开展多项活动助力申遗,邀请文化学者、文博专家做客“景德镇申遗”抖音直播间,围绕“御窑遗址的历史沿革、空间布局、遗产价值及保护利用”等话题,畅聊“景德镇申遗”。在御窑厂考古遗址公园举行“‘小手拉大手 为申遗加油’瓷都小小考古家研学活动”等。
景德镇已经把申遗工作作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龙头工程,并立下“力争2024年、确保2026年申遗成功”的目标。
御窑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让世界重新认识景德镇。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