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莲果为啥不能多吃?
雪莲果为啥不能多吃?
每年11月天气转冷后,一种名为雪莲果的小众美食开始应季上市。这种外表普通但名字惊艳的食材,究竟是水果还是薯类?为什么热量不高却不能多吃?应该如何正确储存?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授权图片)
雪莲果是薯类还是水果?
雪莲果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是一种菊科离苞果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学名菊薯。2008年左右,我国云南省开始引进种植。
雪莲果的块根粗大且多,外形看起来很像红薯,但果肉肉质晶莹如玉,与红薯明显不同。据称,雪莲果这个名称是最初引种它的云南嵩明人所取,而原因就是雪莲果削皮后果肉色泽淡黄、质地晶莹剔透,与天山雪莲花的冰清玉洁很是相似。
(授权图片)
上海市食品安全研究会专家组成员刘少伟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之所以将雪莲果归类为水果而不是薯,主要是因为它的生物学特性和食用方式都更符合水果的定义。大多数块茎植物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都是以淀粉的形式存在,而雪莲果的碳水化合物虽然含量较高(每100克约10.6克),但几乎不含淀粉。此外,雪莲果的水分含量达87%以上,口感十分清脆且汁水丰富。
雪莲果含糖少为啥不能多吃?
雪莲果吃着甜但热量不算高,因为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相当低,所以100克鲜果中的热量约为50千卡。数据显示,除了丰富的水分,雪莲果中的蔗糖、果糖和葡萄糖这些单双糖总占比大概只有1.5%—4%,也就是说它的糖含量不超过4%,是妥妥的低糖水果。
那么雪莲果的甜味儿是从哪来的呢?雪莲果有“低聚果糖之王”的称号,鲜雪莲果中的低聚果糖总含量在6%—13%左右,制成干后其中的低聚果糖更是高达45%—70%。大量的低聚果糖虽然实际上也提供甜味(甜度是蔗糖的30%—60%),但它其实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食用后不会被人体吸收,和蔗糖等糖类物质不同,不会引发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波动,适合糖尿病患者和减肥人群食用。
(授权图片)
刘少伟表示,作为水溶性膳食纤维,低聚果糖具有吸水膨胀的特性,可以让粪便吸收水分体积增大,促进粪便成型、质地变柔,同时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排便。同时,低聚果糖被肠道菌群分解利用后,还会产生有益的挥发性短链脂肪酸,起到菌群调节、改善便秘等效果。小规模人类试验表明,吃雪莲果有通便效果,对高血糖和肥胖人群也或有益处。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建议,低聚果糖的特定建议值为10克/天。相关研究显示,如果低聚果糖摄入量达到每天15克至30克,则可能会出现胀气、排气增多的现象;当摄入量达到每天40克,则会出现肠鸣音和腹部绞痛;当一次摄入量达到55克时,多数会出现腹泻。每百克雪莲果含有低聚果糖6—12克,因此建议一天最多吃1个雪莲果,否则可能会腹泻。另外,少部分人群天生对雪莲果过敏,具体表现为全身瘙痒,重者可能有口周麻木、喉头发紧等症状。
雪莲果能长时间存放吗?
雪莲果水分含量大,很容易失水和裂果。此外,雪莲果中还有丰富的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效果,但从土中采挖雪莲果时,如果不小心将果实碰裂或切断,酚类物质与空气接触就会形成褐色素,从而导致切面氧化变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雪莲果储存较久,就容易腐烂变质。
一般来说,雪莲果可以常温保存3到4天;放在通风阴凉处,大约可以保存一周。如果将雪莲果放入冰箱冷藏,则可以保存1至3个月不等。研究发现,0摄氏度—4摄氏度的温度有助于减少雪莲果水分流失和保存营养成分,因此建议买回雪莲果后直接放冰箱贮存。
刘少伟解释说,因为室温下保存的雪莲果总糖、低聚果糖含量、蛋白质含量都会迅速降低,水分也会逐渐流失,导致硬度降低、果实萎蔫、品质变差。不过冰箱也不是保险箱,由于雪莲果水分含量大,长时间放置还是容易坏,而且雪莲果放太久后低聚果糖也会开始部分分解,最好还是即买即吃,不要久放。
食用雪莲果应该随吃随削皮,以确保新鲜卫生。如果一时吃不完,为防止去皮的雪莲果氧化变色,可以将其放到干净的清水中浸泡,使其与空气隔绝。
雪莲果还可以用来做菜煲汤,风味独特,但低聚果糖在长时间加热的情况下可能会分解,尤其是在酸性条件下更易分解,因此如果想获得更多低聚果糖,建议生吃;也可以将雪莲果做成水果沙拉或用榨汁机打成果汁、奶昔等,口感都不错。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