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法解决哈希冲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拉链法解决哈希冲突
引用
CSDN
1.
https://m.blog.csdn.net/weixin_75188368/article/details/138259781
拉链法(也称为链地址法)是一种解决哈希冲突的经典方法。当多个元素映射到同一个哈希地址时,拉链法通过将这些元素链接成一个单链表来处理冲突。本文将详细介绍拉链法的基本思想,并通过具体的代码实现来展示其工作原理。
1. 基本思想
拉链法的基本思想是:将相同散列地址的记录链成一个单链表。假设我们有m个散列地址,就设置m个单链表。然后用一个数组将这m个单链表的表头指针存储起来,形成一个动态的结构。
例如,有一组关键字为{19,14,23,1,68,20,84,27,55,11,10,79},散列函数为Hash(key)=key%13。通过这个函数,我们可以发现有些元素是同义词,比如14%13=1, 1%13=1, 27%13=1,因此14、1和27是同义词。
上图有一个缺点,我们最好能用头插法建立哈希表,头插法速度快,时间复杂度O(1)。最多有m个单链表,编号为0-m-1,用一个数组将m个单链表的表头指针存起来。
接下来,我们将依据散列函数来建立哈希表。主要步骤包括设计结构、建立哈希表和查找哈希表。
2. 代码实现
下面是使用C语言实现的拉链法哈希表:
// 定义哈希表节点结构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key;
struct Node* next;
} Node;
// 定义哈希表结构
typedef struct {
Node* next;
} HashTable;
// 初始化哈希表
void InitHashTable(HashTable* ht, int m) {
for (int i = 0; i < m; i++) {
ht[i].next = NULL;
}
}
// 散列函数
int H(int key) {
return key % m;
}
// 在哈希表中查找key,找到返回节点地址,失败返回NULL
Node* Search(const HashTable* ht, int key) {
int hi = H(key); // 计算key的哈希值
for (Node* p = ht[hi].next; p != NULL; p = p->next) {
if (p->key == key) {
return p;
}
}
return NULL;
}
// 将key插入到哈希表ht中,成功返回true,失败返回false
bool Insert(HashTable* ht, int key) {
int hi = H(key);
if (Search(ht, key) != NULL) { // key已经存在
return false;
}
// 插入key
Node* p = (Node*)malloc(sizeof(Node)); // 创建新节点
assert(p != NULL);
p->key = key;
// 头插
p->next = ht[hi].next;
ht[hi].next = p;
return true;
}
// 从头到尾输出ht的所有值
void Show(const HashTable* ht, int m) {
for (int i = 0; i < m; i++) {
printf("哈希值为%d的有:", i);
for (Node* p = ht[i].next; p != NULL; p = p->next) { // 遍历当前哈希值的链表
printf("%d ", p->key);
}
printf("\n");
}
}
int main() {
const int m = 13;
HashTable ht[m];
InitHashTable(ht, m);
int arr[16] = { 3, 5, 7, 1, 2, 9, 28, 25, 6, 11, 10, 15, 17, 23, 34, 19 };
for (int i = 0; i < sizeof(arr) / sizeof(arr[0]); i++) { // 利用arr构造哈希表ht
Insert(ht, arr[i]);
}
Show(ht, m);
Node* p;
for (int i = 0; i < sizeof(arr) / sizeof(arr[0]); i++) { // 查找所有的arr
p = Search(ht, arr[i]);
p == NULL ? printf("%d没有找到\n", arr[i]) : printf("%d找到了\n", arr[i]);
}
printf("\n");
p = Search(ht, 100);
p == NULL ? printf("%d没有找到\n", 100) : printf("%d找到了\n", 100);
return 0;
}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拉链法处理哈希冲突。通过定义哈希表节点和哈希表结构,实现了初始化、插入、查找和显示哈希表的功能。代码中使用了头插法来优化插入操作的效率。
热门推荐
不同年龄段消费者,皮肤管理需求有何独特之处
Excel宏入门教程:从录制到应用的完整指南
反射式光电开关的灵敏度调节与优化
汽车座位套怎样挑选合适的?挑选的座位套怎样进行正确安装?
Android 上的 WebView:它是什么、如何工作以及为什么它很重要
长期卧床照顾指南:5大护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电子合同签署后是否允许单方面撤回
蛋仔的历史演变与文化意义
石雕麒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瑞兽象征(多图欣赏)
XRec:大模型如何重塑推荐系统的可解释性
如何延长端粒,科学对抗衰老
经常喝普洱茶,到底是“养生”还是“养癌”?今天告诉你真相
如何解决中药苦的问题
老年生活笔录:情感抒发与经验传承的独特书写之道
头皮健康秘诀:轻松预防脱发的实用指南
苍蝇的秘密:它们与人类共享的DNA和威胁健康的真相
【中草药科普】每天认识一味中草药-龙胆草
如何在展厅设计中提供互动体验和参与感?
未来有哪些收入高且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职业?
山东离婚手续办理流程
探秘辽宁灯塔,历史文化与现代魅力的交融之地
全面指南:如何利用AI技术创作个性化歌曲
企业营销咨询:助力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专业服务
如何有效识别和满足安全培训需求?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升竞争力与职业发展的金钥匙
老年宠物健康护理指南:细致关爱与周到陪伴的重要性
这些食材的补钙效果比钙片效果好多了
水果苹果的历史
探索GT210显卡回收价值:环保与资源优化的双重意义
炎症性肠病(IBD)的分子机制和免疫治疗